当前位置: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我的母亲》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我的母亲》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1-09-02 12:30:5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的母亲》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学习语文需要对语言文字加以品析,也就是要“咬文嚼字”。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如果能抓住文中“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品出文章的美妙之处,悟出深邃之意,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又如何?基于以上考虑,在教学《我的母亲》进入品味语言的环节时,我设计了以副词为切入点的教学思路。

《我的母亲》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案例:

  师:胡适的《我的母亲》没有华丽的文字,只是朋友似的家常,在平淡的语言中,多了一份感情。不必说淡似白描的勾勒,也不必说精心描绘地细节,单说本文副词的运用,对表现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会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一、平中见奇:副词中见母亲形象

  师:母亲可亲或敬的美好形象更多时候是通过叙述中的副词表现出来的。我先举一个例子,如“每天天刚这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这里完全是叙述,没有浓墨重彩的描绘,但一个“刚”字,可以看出时间之早,一个“就”字,可以看出母亲催促之紧,这两个副词显示了母亲“催我去上早学”的严厉,再加上一个“喊”字,一个“叫”字,可以想象母亲的语言和神态,画面感很强,我们可以想象画面之外的余音,即母亲每天做着这些事情时的内心期待: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这两个副词开启了人物内心世界的窗口。大家还能从文中举例吗?

  生1:再如“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肯”,此处的一个“真”意味深长,让我们体味到母亲除了“教之严”之外的“爱之慈”,一个“真”表示出乎意料之外,一是仅仅听说而已,不一定可靠,母亲却信以为真,这是爱子心切,其心之急可知;二是也不顾讲不讲卫生了,也不管病眼的脏是否会影响到自己,恨不得让自己代替儿子受苦,这是护子情深,其情之诚可知。一个“真字”也表现了作者对母亲一片苦心的体谅和理解。

  二、淡中见情:副词中悟作者情感

  师:文章是一首质朴动人的母亲赞歌。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敬意,这种爱又是不经意间通过副词表达出来的。大家能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例子吗?

  生2:比如在写大嫂和二嫂斗气,摆脸色,打骂孩子来出气,对此,母亲是“忍”和“让”时,作者有一段议论:“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这里的两个“最”分量很重,饱含了作者的情感倾向。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来回忆童年往事,小小年纪便跟母亲同喜同忧,母亲的委屈和忍耐他全看在眼里,悲在心上,但爱莫能助,以致影响到成人后的看法,他如实道来,真诚倾吐。

  师:不错,你的发现真的了不起。这种对母亲的深层次的理解又可以从文章中的五句话中的六个“从不(从来没有)”看出来,一是“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表达出对母亲辛苦的体谅;二是“从业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表露出对母亲照顾我的自尊心的欣慰;三是“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睥,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表一邮对母亲宽容的钦佩;四是“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表达了对母亲谦让的褒奖;五是“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表露了对母亲待人仁慈温和的得意。“从不”是从来都没,一以贯之的,话说得如此肯定,母亲从来没有常人常犯的这些缺点,这是胡适最得意的地方,也是给他影响最深的地方。

  师:是啊,他一股脑儿地把功劳算在母亲身上,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流露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而这种感情,却是用极质朴、极有分寸的副词来表达的。

  教学反思

  这个品味副词的教学环节,其实是把语言的品味跟分析人物形象和分析作者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了,一个是母亲这方面,一个是作者这方面,这样的“咬文嚼字”并没有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这是一。二者“副词中见母亲形象”和“副词中悟作者情感”的两个角度,教师举重若轻地以板书的形式提示了学生,教师以自己的示范引导学生的感悟分析,学生能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读出字词外的味道,应该是语文课堂所追求的高境界。

【《我的母亲》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我的母亲》教学反思12-22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09-28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09-14

“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08-28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08-22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反思07-09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的教学反思12-08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11-11

我的长生果教学反思10-21

《我爱这土地》教学反思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