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计划>小学教学计划

小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1-12-10 16:07:20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教学计划汇总4篇

  时间一晃而过,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该写为自己下阶段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教学计划了,好的教学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学计划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学计划汇总4篇

小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33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采取“一帮一”、“小老师”等方法,以全面提高数学成绩。

  三、教材分析:

  1、数与代数。

  本册教科书有关数与代数的知识安排了分数;分数加减法和方程。这几部分内容联系是紧密的,分数的学习是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以及学生前面掌握的整数四则计算是学生学习方程的基础。

  2、空间与图形。

  在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中,充分体现“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通过观察物体、制作模型、数学实验等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在这些表象的支持下,通过亲身体验来帮助学生获得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本质特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

  这部分内容不但出现了单式的折线统计图,还出现了复式的折线统计图,并且把学习重点不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上面,而是放在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来了解信息,应用信息上面,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统计观念的目的。

  4、实践与综合应用。

  本册安排的综合应用在编写方式继续采用了程序性的活动方式,为学生设计出基本的活动程序并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活动,并在每个程序下面都给学生留有记录、分析、计算和写建议的地方,明确要求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知道分数和除法、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2、会进行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运算及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并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5、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单位长度的实际含义。

  6、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7、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8、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9、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察和统计观念。

  五、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教学计划 篇2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运动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处于发展期,运动能力较低,身体各部分肌肉发展不平衡,上下肢协调性差;好动喜玩,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因此在教学中根据班级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

  2、掌握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实心球、身体素质训练、小篮球比赛等。

  3、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

  4、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5、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

  教学重点:

  1、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

  2、掌握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实心球、身体素质训练、小篮球比赛等。

  教学难点:

  1、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2、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

  二、基本任务与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主要任务和要求

  在《课标》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教学要求:

  1、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动作,跑步的基本方法,学会学习方法, 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2、 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

  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 让学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并能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从而体验成功。

  4、 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5 、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6、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授课时数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学期共讲19周,每周体育授课为3学时,共60学时。每个学期实际上课定为16周,共48学时。上课过程中,若因场地,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将临时调整。第一学期以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配以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铅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另外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多上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每次授课一个到二个主教材(如:跑步或;立定跳远)其余(如篮球、队列队形、身体素质)训练将作每次课的准备部分内容。每节课都争取有一个或两个小游戏。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将制定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成长评价记录袋。

  三、课时安排:

  每课3课时,共48课时

  四、教学措施及注意的问题:

  (1)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教学中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

  (2)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

  (4)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5)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不断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教学计划 篇3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吅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小学阶段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因而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如下:

  一、学生分析

  三年级二班共有 人,其中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从学习习惯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做,学习愿望比较强烈,但还有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力不集中,好动好插嘴,行为、语言无约束性,作业拖拖拉拉。从能力看,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动口能力,但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维意识,思考过程欠条理性,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意识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够,还有个别学生根本就不能表达自己的思维,动作缓慢,学习独立性差。

  二、指导思想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三、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教材要求,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四、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

  1、 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 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五、 教育目标要求:

  1、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基本构造以及身体各部分的不同功能。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作息规律。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讲好集体卫生和个人卫生。

  4、培养安全意识,了解并掌握遇到危险时的自护和自救常识。

  5、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注意预防传染疾病。

  6、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讲文明、懂礼貌,互助团结。

小学教学计划 篇4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校本教研项目:

  本年级校本教研的专题是:提升阅读品味,激发习作兴趣。

  个人教改探索项目:加强语文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课标》中十分强调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加强和提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耳,主动进行听说读写思的基本训练。尤其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要致力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想象扩大语文本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多元感受。

  二、学情分析

  我们4.3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5人。本班存在的问题: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其中优生较多,可后进生也较多,(如姜玉凤、张堡城、张洪建等)时有不及格的现象发生,这与他们的基础差、家庭教育懈怠、学习习惯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学期,仍将写作、阅读做为重点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语文水平的提高,并与各科老师携手共同提高学生的成绩,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重、难点

  1.再识字300-500个,会写字达到150-200个。

  2.练字:练钢笔字,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练毛笔字,写正楷。

  3.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练默读,默读重在练习速度和理解大意。

  5.习浏览,练阅读速度和信息查阅能力

  6.习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学习仿写。

  7.会修改自己的习作,会用标点符号(如冒号、引号)。

  8.习作养成整洁、规范的书写习惯,可开展限时作文及专门书写速度训练。

  9.简单的读书笔记,学会写内容梗概。

  10.书信格式,学会写书信

  11.用普通话交谈;学会倾听、请教,敢于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12.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13.会转述,能生动的讲述故事。

  六、教学措施与方法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4.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班级后进生帮助对象有:姜玉凤、张堡城、张洪建、隋洪欣等。主要措施有: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解难。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5.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1)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赛。

  (2)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杂书",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3)在指导写字和朗读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和书写水平。六、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12---14课时

  第二单元:10---13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5课时

  第五单元:10---13课时 第六单元:10---14课时

  第七单元:12---14课时 第八单元:11---13课时

【小学教学计划汇总4篇】相关文章:

小学篮球教学计划11-24

小学春季教学计划11-13

小学劳动技术教学计划12-08

小学体育学期教学计划11-17

小学实验教学计划11-12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书06-26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范文12-14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计划08-27

小学老师学期教学计划11-24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15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