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育范文>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10-29 20:51:1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选】说课稿模板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说课稿模板5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题《认识图层》选自云南省实验教材八年级《信息技术》第2册第二单元第6课“图片的简单编辑(二)”和第7课“图片的合成”两课内容。“图层”概念在图片加工技术中运用广泛,是学习Photoshop软件的基础,它也是几乎所有图形图像软件都会运用的概念,是图形图像加工软件高端运用的核心。掌握好这个知识及相关的操作就等于把握了图片加工技术的钥匙。为此我将教材中涉及“图层”概念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专门用一节课学习,作为学习图片加工技术的基础与入门课。

  二、学情分析

  本内容的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认真听教师讲授的时间短,动手欲望强烈,并且非常喜好计算机游戏。针对学生的这些认知特点及心理特征,我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了三个教学游戏中。并且缩减教师在课堂中的演示教授时间,放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自己探索、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图层的概念及作用

  掌握运用移动工具及图层浮动面板选择图层的技能

  掌握图层移动、旋转、等比例缩放等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完成拼图游戏的过程理解图层间的相互遮盖及相互不干扰关系

  体验运用图层拼合图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通过教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图形图像技术的兴趣

  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计算机游戏与学习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的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图层的概念作用

  理解图层的相互遮盖关系

  掌握图层移动、旋转、等比例缩放等操作方法

  五、教学方法

  1、教法设计

  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人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会做”,还要使学生知道“为何做”。考虑到我校初中年级学生的现状,我在本节课中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指导设计课程,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认真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及“教师教学的支撑点”。采取任务推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产生学习和实践的愿望。教师在课堂中通过直接演示、提问、技巧提示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并且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针对以上思考,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投影和屏幕广播的手段进行直观演示,对学生的操作做适当的补充,引导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向,满足部分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2)任务驱动法

  引导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准备的教学游戏任务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3)问题引导法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通过“提出疑问”来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学生“学会”为“会学”。

  2、学法设计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知识迁移法。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和提示完成教学任务,自己探索和实践“图层”的移动、缩放、旋转等操作技能。通过回答教师的问题,思考归纳“图层”的概念及作用等知识要点。将以往学过关于图片加工的操作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形成新的知识与技能。

  六、教学准备

  硬件环境:具备屏幕广播的多媒体机房、投影机

  软件准备:Photoshop CS 8.01

  素材准备:通过广播软件将教学任务文件分发到每台学生计算机

  七、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分钟)

  布置教学游戏:(1)打开Photoshop,(2)完成“游戏01.psd”、“游戏02.psd”、“游戏03.psd”三个拼图游戏。

  学生观察学习

  以游戏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4分钟)

  通过屏幕广播以下操作:

  1、引导学生说出打开Photoshop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软件打开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开始”→“程序”找到Photoshop的软件启动图标。2、引导学生说出打开文件的方法:“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3、演示用移动工具移动拼图碎片的操作方法4、演示通过“图层”浮动面板选择不同拼图碎片的操作方法。

  学生回忆已有知识、技能,迁移学习新知识、技能

  引导学生将以往知识迁移到新软件运用中;演示必要的软件操作技能,保障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学生实践

  (30分钟)

  利用大屏幕投影Photoshop的技巧提示及教学引导问题:

  移动拼图碎片:用“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

  旋转拼图碎片:完成这个操作是不是对拼图的碎片做变换?找找看菜单中哪里有变换命令?

  变化拼图碎片的大小:找找看在菜单中有没有能完成这个操作的命令?

  问题:教学游戏中的碎片是老师按等比例变化大小的,你如何按等比例调整碎片?

  问题:当拼图的碎片很多时,你如何快速的选择相应的碎片?

  问题:为什么一开始看不到有的拼图碎片?

  问题:你对拼图碎片做“旋转”或“缩放”操作时,其他拼图碎片会不会受到影响?

  问题:为什么不能移动人物脸部的嘴巴?如果你对人物原来的嘴巴旋转和缩放是否会影响人物的面部特征?

  学生完成教学游戏任务一

  学生完成教学游戏任务二,思考回答教师所提问题

  学生完成教学游戏任务三,思考回答教师所提问题

  通过技巧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图层”的相关操作技术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自己思考什么是图层和图层作用

  课堂小结

  (3—5分钟)

  “图层”的概念在图形设计中非常重要,它是构成图像的重要组成单位。通俗地讲,图层就象是含有文字或图形等元素的胶片。一张张图层按顺序叠放在一起,组合起来形成图片的最终效果。打个比方说,图层就像一张张透明的玻璃纸,透过上面的玻璃纸可以看见下面纸上的内容。但是无论在任何图层如何涂画都不会影响到其它的图层,上面图层的画面会遮挡住下面的图像。最后将图层叠加起来,通过移动各图层的相对位置或者添加更多的图层即可改变最后的合成效果。

  图层的移动——工具箱中“移动”工具

  图层的旋转——“编辑”菜单 “变换”命令集中“旋转”命令

  图层的大小变换——“编辑”菜单 “变换”命令集中“缩放”命令

  学习跟随老师一起归纳总结新知识与技能

  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图层的概念、图层遮盖关系及移动、旋转、缩放操作。

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1、 教学内容

  《小羊的故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三年级上册教材内容,这是一节绘画课,是一节集欣赏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艺术课。教材要求用泥塑或绘画的形式表现“羊”这一主题,这节课我将在上节课的泥塑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更好的表现“羊”。

  2、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为《十二生肖》的系列单元,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特有的生肖文化的基础上运用传说的绘画形式表现“羊”这个可爱的动物,在绘画中鼓励学生运用夸张的想象能力,创造性的思维等能力,在学习中体会绘画创造美的乐趣,将童稚娱乐活动融于艺术学习活动中,做到在玩中学,在玩中创作,寓教于乐。

  3、 说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十二生肖羊》的动画片,欣赏羊的图片,羊的不同形式艺术作品,增加学生对羊的感性认识和了解。

  (2)学生用绘画和形式表现羊。

  4、说教学重难点:

  在欣赏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分析羊的结构、羊的生活环境等,突破难点,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二、 说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是羊的结构和开阔学生的视野,只有做好、做足了这项工作,本节课的难点就可解决,目标就可顺利完成。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欣赏为主,贯穿整个课堂的始末。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解决难点,并教会了学生画羊和表现羊的方法。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谈话式导入新课,这样设计即总结了上节课所学内容,又直接引入新课,节省了时间。

  (二)播放动画片《十二生肖羊》

  师生共同欣赏

  通过观看动画片,同学们对十二生肖羊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对羊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一个过渡。接下来在师生讨论交流过程中 ,更是一个升华。 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保护动物的教育:羊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三) 播放课件,欣赏有关不同羊的图片。

  欣赏图片这个环节中,同学们不但了解了更多有关羊的知识,最主要的是通过师生一起分析羊的结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解决了本课的重点,为后面的课堂任务做了很好的铺垫。

  羊的结构:头——身躯——四肢

  (四)继续播放课件,欣赏有关羊的不同形式艺术作品。

  通过欣赏,开阔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激发学生动手创作的欲望。

  (五)学生创作有关羊的绘画作品,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把课堂的时间充分的还给学生,教师巡视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在绘画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

  三、 小结:

  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说课稿 篇3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探讨的是——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升和毫升》。

  一、教材分析

  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测量部分的内容,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

  二、学情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与“升和毫升”有关的事物,如早餐喝的牛奶、服用的液体药、饮用的矿泉水、各种饮料等,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这同时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玩水"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

  教学难点: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五、说教法

  依据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基本理念,本节课我采用探究发现法、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六、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来参与教学活动。

  七、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量杯(量筒)、大、小玻璃杯、玻璃瓶,以及水盆、水、饮料等。

  八、教学设计: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节课我设计如下四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本节课由生活实际入手:教师出示两个玻璃杯(一个又高又细,一个又矮又粗)通过比较引出“哪个杯子装的水多?”的问题,让学生观察、猜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亲身体验,探究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此环节我设置以下两个活动:

  活动一、玩一玩,了解容量的'概念。

  1、对学生提出的猜测通过"玩水"的实验活动进行验证。这个活动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在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怎样判断的。学生的实验过程可能有多种方法,比如:把甲杯子装满水,倒入乙杯子里,甲杯水如果剩下,就说明甲杯装水多,乙杯装水少,如果乙杯不满,就说明甲杯装水少,乙杯装水多;还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盛哪个杯子水的水面高,就说明哪个杯子装水多。除了这两种方法外,学生如果有其他办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提出容量的概念,告诉学生:哪个杯子装水多,就说哪个杯子容量大;两个杯子装水同样多,就说它们的容量相等。

  活动二、量一量,认识容量单位。

  1、教师拿出两个高度一样,装的饮料高度不一样,但粗细不同的瓶子,提出“哪个瓶子装的饮料多”的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可以怎样比较。

  有了前面玩水的经验,学生很快就能说出把饮料倒进同样大的杯子里的做法。在这种思维的启发下,学生还可能说出把饮料倒进更小的杯子里,哪瓶饮料倒的杯数多,哪瓶的饮料就多。教师可以作为学习的参与者提问“要想知道多的比少的多多少怎么办?”自然引入测量容量的工具“量杯和量筒”。

  2、认识量杯和量筒。学生观察量杯和量筒,发现其特点是都有刻度,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不均匀。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在量杯上同样每格代表25毫升,宽度却逐渐减小,为接下来的读数做准备。在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后指出: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作单位,认识“升”、“毫升”及对应字母,说一说在哪见过升或毫升。

  3、用量杯或量筒测量两个瓶里的饮料的多少。教师操作,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读出饮料液面所在的刻度并把读出的数写在黑板上。读刻度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这个环节可以让读对的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实现学生教学生。要想准确读出液面所在的刻度,首先要弄清每个刻度代表的数量,实现学生教学生。为减少读数时的误差,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量杯中容量的正确方法,即视线要与量杯的液面保持水平。

  (三)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这个层次以练习为主,精心设置了不同层次的内容:

  1、看图填空;通过观察填出三个量杯中各有多少毫升水。

  这个练习让学生独立观察并完成填空,继续巩固正确读刻度的方法。

  2、找三个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先估计杯子的容量,再实际测量。

  先分组进行,再小组合作完成,既可以强化学生对容量概念的理解,又为学生提供估计的测量的机会,丰富课程的资源。

  3、怎样使两个瓶子里的水同样多?这个练习是比较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通过这几道有层次的练习,力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四)、归纳总结,提高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读刻度时应该注意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此时注意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热情及时评价。既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又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进而让学生调查家中用升和毫升作单位的物品记录下来。这样又把学习延伸到生活实际,了解升和毫升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巩固和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我多处运用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具有实用价值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参与数学活动。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九、板书设计:

  板书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为此我的板书设计以简单明了为根本宗旨,重在突出重点,清晰易记。

  以上是我对《升和毫升》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第三节《大树和小草》。

  2、教材分析

  本节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第三节的

  《大树和小草》,是小学生刚接触《科学》的前端部分。在前几节课,学生已经初步的了解到了植物的一些初步特征,但还是不透彻。学习本节内容,可使学生对观察、分类的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有

  利于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梳理,为学生学习以后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书中伴有许多图片,简洁易懂的文字,这些内容是学生建立对静态的多种事物进行分类观察的意识以及逐步形成具有分类的能力并养成分类的习惯。

  本节课是以观察、比较为主,适合学生初步进入科学课堂、初步认识自然的一般步骤。通过学生观察、对比、分类实验,逐步的了解到大树与小草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初步认识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概念以及较浅特征区别。

  二、说学生

  1、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是很懵懂,形象的意识占主导作用,抽象的意识还模糊,但是思维很活跃,通常思考不是很全面,但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很强烈,易被新事物吸引,老师应合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习得更多知识、能力。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认识到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了解大树与小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观察,能记录小草与大树的特征,比较小草与大树的不同。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狗尾草若干、榆树枝;学生准备:白纸、

  四、教学重点:

  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难点:学会对小草进行详细的观察。

  五、教学方法

  演示法:教师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了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小草和大树,学生对直观事物比较敏感,对它们充满好奇,有意识的驱使自己去学习;

  观察法:通过对植物的直接观察,使学生可以从“想象回忆”转变到可见的有据可循的学习方式上来,便于学生更快更好的说出他们的特征及区别,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静态与颜色美丽的事物很新鲜,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加以有教师从旁指导,更加喜欢学习;

  谈论法:学生间的交流使学生们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也使学生们的思想从只局限于自己,到有意识的交流意见得出理性结论习惯的转变,每个人看同一个问题的思维不是完全相同,因此,听听别人的意见和结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开扩。

  六、教学过程

  1、谜语引入

  “小家伙毛茸茸,风中摇摇晃又晃,好像狗的小尾巴”猜一植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下一步观察狗尾草做铺垫)

  2、观察狗尾草

  把学生分成小组,拿出老师提前准备好的狗尾草,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讨论狗尾草的特点,并且画出狗尾草,各组总结汇报。(以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观察狗尾草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对比观察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榆树的树枝,通过与狗尾草的对比,各组讨论找出不同之处,联系生活实际得出大树与小草的特点。

  4、探究

  提出木质茎和草质茎,通过榆树枝和狗尾草的对比得出大树和小草各自的特点,一起探究一下什么是木质茎什么是草质茎。然后根据他们探究的结果等等,给学生说出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初步概念。

说课稿 篇5

  《传统文化的继承》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人教版高二教材《文化生活》必修3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

  它向前承接了在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中,如何尊重和培育自己的传统文化,向后又为今天如何发展创新传统文化做了铺垫,是承前启后的重要内容。

  设计理念:新课标中,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它更重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所以我比较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二、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的知识目标是:学生能懂得什么是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

  确立的能力目标是: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他们辩证的分析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同时,我希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树立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三、为使我的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我设定的教学重点是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依据:在传统文化日益被冷落的今天,让学生看到今天的优秀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关系,看到传统文化中与时俱进的文化对个人与社会的积极作用十分必要。

  学生还没有学习过哲学常识,认识和对待事物还不能自觉地做到一分为

  二、全面辩证。所以,我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设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将视频、图片、音像、时事等资料有机整合,将学生带入到浓厚的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使教学中的内容、学生、教师较好地融为一体,师生共同在教学中获得新知。 1

  分组讨论法:学生围绕一中心内容进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激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合作探究法:课堂上合作探究讨论,对教师提出问题的思考分析,进而提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辩证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宣传片,让同学们思考会徽上都打上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烙印,从而导入新课。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本节课的第一目内容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设计意图:从身边事入手,让学生容易接受,感觉亲切,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为下一教学环节作铺垫。

  首先我会用多媒体分别展示古诗、古建筑物、古代文学著作等,逐步引出传统文化的四种表现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用生活中的事物来引导学生更充分的参与课堂。

  紧接着,我会引导学生由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概括传统文化的含义。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概括知识点,有利于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加深他们的理解。

  接下来我会自然地衔接到本节课的第二目内容传统文化的特点,首先我会通过设疑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于很多年前,可为什么嫩依然稳定的存在于现今?引出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然后再通过让同学们举例说明传统文化的稳定是相对的。随后,我会问同学们传统文化起源于什么时期,至今又有多少年的历史?从而引出传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紧接着我会播放京剧《红娘》,利用京剧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文化让同学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设计意图:传统文化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所以我利用充分、详细的材料

  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从中感悟这些特点,以活跃课堂气氛。

  之后我会举例唐月颖的故事,让大家感受到“孝”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从而引出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然后让大家举“孝”文化消极的一面——愚孝,从而引出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设计目的:通过列举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思想、事件来让同学们切身体会传统文化的作用,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最后,让同学们分组讨论传统文化石“财富”,还是“包袱”,让同学们在讨论中自己总结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设计目的:小组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他们的理解。

  布置作业:搜集身边的传统文化,例如:勤俭节约就是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通过搜集身边的传统文化可以加深同学们对此的理解,让他们产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情绪。

  4、归纳小结展示板书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演绎式的板书,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结束语:作为中华子孙有义务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追求进步的现代人也必须借助先进传统文化的力量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精选】说课稿模板5篇】相关文章:

精选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07-06

精选小学说课稿模板4篇12-22

精选语文说课稿模板汇编5篇06-08

【热门】说课稿模板锦集7篇08-06

部编版语文《巨人的花园》说课稿模板06-09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锦集七篇08-09

精选语文说课稿模板锦集6篇07-12

精选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锦集五篇07-11

【热门】语文说课稿模板集锦7篇07-09

有关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