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实用文档>调查报告>学生调查报告

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1-12-27 18:49:08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推荐】学生调查报告范文九篇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调查报告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学生调查报告范文九篇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人生有两次出生:头一次是在开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则是在萌发爱情的那一天。伴随着青春的脚步,爱情悄悄地降临到我们的身边,随着心理的成熟,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自然会在大学生的内心萌发。那么我校大学生是怎样对待爱情、追求爱情的呢?就这些问题,我对全校各个院系做了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一、大学生的恋爱特点1. 普遍性。在被调查的同学中,42%的同学表示自己谈过或是正在恋爱,而有31%的同学则表示目前未谈,若遇到合适的也会陷入其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学明确表示至今未谈,也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南京大学心理协会的一份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有近99%的人在校期间有过恋爱的经历。

  2. 成功率低。调查数据显示:希望毕业后结婚的不到3%,而在校期间因种种原因导致分手的比例竟高达85%.特别是毕业生在面临毕业、就业等诸多方面压力时“大学恋情”就像温室里的牡丹,放到现实环境中不堪一击。

  3. 低年级化。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而且数量一直在增加。我看到南京一高校的调查统计显示: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谈恋爱的学生在同年级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0%、40%、60%、80%. 4. 公开化。在当静的大学校园里,无论是教室、图书馆、马路上还是在食堂、操场……都有大学生谈恋爱的身影,一双双,一对对,随处可见;在大庭广众之下拥抱、接吻的都习以为常了。现在的大学生谈恋爱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5. 世俗化。大学生恋爱的世俗化有两层意思:一是大学生恋爱中的性冲动明显增多;二是恋爱的非责任化(所谓非责任化,就是不少同学对恋爱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的态度,而不是以十分严肃的态度对待恋爱)倾向明显。

  6. 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1. 恋爱心态健康,择偶标准个性当先。现在大学生在选择恋人时注重对方的修养、人品德等内在素质,希望双方能有思想、心灵层次的沟通,而不是单纯的把金钱、地位、漂亮的容貌放在首位。调查显示:80%的人选择“两情相悦”。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恋爱心态是健康的。

  2. 恋爱的浪漫色彩浓烈。大多数学生在经济上依靠父母,缺乏对现实社会真实、深入了解,对未来生活的设计过于乐观,对将要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大学生的爱情多是海市蜃楼般的美丽虚幻,经不起矛盾和挫折的考验,在现实面前往往以分手收场。

  3. 恋爱盲目性较大。大学校园浓厚的恋爱氛围,使一些大学生觉得恋爱是一种“时尚”。他们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成双成对的,就想要自己进行一场不计后果的恋爱,这些人只是盲目地随风而动。

  4. 大学生对恋爱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弱。大学生中“有情人”虽多,但“成眷属”者少,这样就有很多人失恋。大学生感情受挫后应该对自己和对方都采取宽容的态度,尊重对方的选择。但仍有一部分同学摆脱不了“感情危机”,有的失去信心,立誓:“横眉冷对秋波,俯首甘为光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

  5. 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在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此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恋爱只是为了获得经验”这种观点或者在校园中还并非主导,但已开始被越来越多学生提及。一些大学生之所以恋爱,是为了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一些大学生则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只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实质上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但根据调查,28%的大学生谈恋爱是为了“体验爱情的幸福”;38%是为了“充实大学生活”;11%的为了是“将来能结婚成家”;10%的是为了“赶时髦”。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注重的是恋爱过程,至于恋爱的结果已经不太在意了。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摘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手机正以破竹之势占据着我们的生活,对其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而大学生作为其中一个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在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构成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对手机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查采取网上设计、发布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手机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再而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手机消费特点,最后提出营销建议。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在校大学生所使用的手机品牌及价位、更换手机所注重的因素,了解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的行情,进而分析大学生手机消费的特点和倾向,为手机生产企业提供可靠的营销建议。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从手机使用品牌及价位、更换手机频率及原因、更换或购置手机所注重的因素等方面,了解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

  三、基本信息

  调查方式:网上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所有在校大学生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08日—11月16日

  调查问卷: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调查

  四、数据分析

  本次关于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的调查问卷共回收71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24人,女生47人,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1)在校大学生所读年级的数据分析

  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大二大三学生所占比重较大,分别是39.4%、52.1%;大一、大四学生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均为4.2%。

  (2)在校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的数据分析

选项






小计






百分比






500元以下(含500元)






7






9.9%






500—1000元(含1000元)






35






49.3%






1000—20xx元(含20xx元)






24






33.8%






20xx元以上






5






7%






  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并不高,主要集中在中等水平。

  (3)在校大学生目前拥有手机数量的数据分析

  据调查数据显示,74.6%的在校大学生拥有一部手机,21.1%的在校大学生拥有两部或两部以上的手机,也有4.2%的在校大学生没有手机。总体而言,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拥有一部手机,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大学生所能承受的消费能力有限。

  (4)在校大学生对手机品牌注重程度的数据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74.6%的在校大学生对于手机品牌的注重程度为一般,19.7%的在校大学生非常注重手机品牌。由此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不太注重于手机品牌,属于理性消费的范畴;有小部分的在校大学生非常看重手机品牌,可能是由于“面子工程”所导致。

  (5)在校大学生目前手机使用品牌的数据分析

  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目前所使用的手机品牌为国产机,其中vivo占25.4%,oppo占23.9%,小米占12.7%,也有21.1%的在校大学生目前手机使用品牌为苹果。从总体上看,国产机占据了大学生手机消费的主导地位,对高档手机的需求并不高。

  (6)在校大学生手机更换频率及最近一次更换手机原因的数据分析

  据调查数据显示,40.8%的大学生是在手机用坏的情况下更换,手机使用达到一定年限进行更换的在校大学生分别有:一年期限为25.4%、两年期限为28.2%,由此可以折射出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手机消费偏节俭,不会在手机消费上做过多的浪费。也有小部分大学生更换手机是在周围同学都更换了某一款手机的情况下,不难看出,大学生手机消费具有从众消费的特点。

  (7)在校大学生购买手机所能接受价格的数据分析

选项






小计






百分比






1500元以下(含1500元)






23






32.4%






1500—3000元(含3000元)






41






57.7%






3000元以上






7






9.9%






  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手机消费并不高,更趋向于“平民化”,这与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和消费能力是有很大关联的。

  (8)在校大学生在选购手机时考虑因素的数据分析

  本题采用多选题形式对在校大学生在选购手机时所考虑的因素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出,在校大学生在选购手机时对手机的价格、功能、外观款式、硬件配置更为注重,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选购手机更注重于实用性,对手机外观款式的需求反映出大学生追求时尚的消费特点。

  (9)在校大学生购买手机更偏向于哪种促销方式的数据分析

  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更偏向于现场打折、送相关配件的促销方式,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在校大学生因为消费能力的有限,所选择的消费方式也更节约。

  (10)在校大学生了解手机信息常用渠道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52.1%的在校大学生会通过上网查询去了解手机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会通过上网查询去了解所要购买手机的相关信息,从侧面反映出在校大学生追求快捷性消费的特点。

  五、结论

  大学生消费群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特殊消费群体将会表现出巨大的消费潜力。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消费主要取决于所能承受的消费能力,对所购买手机的接受价格在1500—3000元左右。

  2.在校大学生目前所使用的手机大多为国产机,可以看出国产机占据大学生手机市场的主导地位。

  3.在校大学生更换手机通常是在手机损坏或者丢失的情况下,且更换频率低,购买手机时选择有促销活动时再去购买,这是大学生消费节俭的表现。

  4.在校大学生选购手机时更注重实用性,其次,外观款式也是在校大学生购买手机时不能忽视的因素。

  5.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通过上网查询了解手机信息,体现出大学生手机消费追求新颖和快捷性,另外,根据大学生具有从众消费的特点,商家可以适当地进行推广活动,抓住某一需求的同时刺激更多的消费者需求。

  六、建议

  1.根据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特征推出适合大学生使用的价格适中、功能齐备的手机机型。

  2.尝试推广合适大学生消费群体的高端机型,抓住个别消费者需求。

  3.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促销活动,满足大学生节俭需求的同时获取利润。

  4.完善手机自身的性能功能和售后服务,以更加完善的功能和服务吸引大学生消费。

  七、调查活动总结

  本次市场调研活动相对来说比较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较为全面的了解到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但在本次调研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调查范围不够全面,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获得数据不能有效代表所有在校大学生的手机消费情况。在今后的调研活动中我也会吸取这次的经验和教训,努力将下次做到更好。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一些专家学者不无夸张地说,“网络文化”是继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形成,以及活字印刷的发明之后,人类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目前,这一新兴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国迅速普及。“网络文化”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而言,都迥异于以往所有的文化,并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其来势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那么,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冲击和变化呢?日前,我对我院中文系的四个教学班做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下发问卷170份,收回150份,有效率约88%。

  此次问卷的目的,是了解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引起学校、家长和大学生本人的重视。因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和利用网络。并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一. 正面影响

  1.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如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的回答:网络的使用会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占35%,网络的使用会降低社会道德水平占10%。这个结果表明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并且是主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2.网络对大学生智力素质的影响

  3.网络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的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大学生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网络还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二.负面影响

  世间的许多事物都是利弊相生,祸福相随,网络也不例外。网络就像一条大河,挟裹着珍珠和泥沙翻腾而下,既传播文明又倾泻垃圾,既开启民智又制造蒙昧盲目。就其与大学生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交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另一方面,网络本身存在着一定缺陷,网络环境往往较为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十分成熟,有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缺乏甄别过滤功能。因此,在当前学校教育侧重于学业成绩,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业和就业压力比较重的情况下,网络极易成为某些大学生躲避负担和压力的“防空洞”,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因此,少数学生沉溺于网上娱乐而无心向学,有的学生上网造成道德水平下降,这在调查结果中都有显示,在上面的举例中已提到。对于“网络世界存在的三大危害: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泛滥色情”的观点都表示认同,网恋现象时有发生。在对大学生对网恋的看法调查中,只有49%人反对网恋,可以尝试网恋的占到了51%。个别同学还有网恋经历。网络的这些不利因素,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对大学生的上网必须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和适时地指导。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据了解,在前几年的高校研究生大扩招背景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仅放宽了专科生考研的条件,还放宽了考研能力要求,而对体检的放宽及自主招生的相关规定也无疑刺激了扩招规模的增长。而在今年,金融威机的前提下,国家同样采取了扩招考研生,但是今年报考的考研生没有前几年那么好,而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

  对于明年毕业的大学学子来讲,考研还是就业,成为一个现实的两难问题。如今,大多数选择考研的学生早已不是单纯做学问的心态,而是各种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综合反映,当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以及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我们小组特对桂林市各大本科院校进行了一个关于大学生考研倾向调查。调查是由我们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商务的同学承担,调查时间是20xx年3月,经过几周时间,我们完成了对本科在校的大学生的调查,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是150份回收149份,回收率99%,有效数146份,有效率98%。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我们将调查内容予以了总结。

  在随机进行的150份调查中,涵盖了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同学,其中,男生人数81人,占总数比例55%,女生人数65人,占总数比例45%。调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但因为样本容量较少,造成的数据准确性不强,所以仅供参考。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以下是对我们小组对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根据不同的年级调查显示,会考研与不会考研有明显的区别,

  考研所占的比例也不一样,如图1-1所示:

  由图可知,大三的选择考研的比例明显比其它年级的要高。这说明在大三同学对考研的意识比较强,比较突出。

  根据调查显示:

  68%的同学不打算考研,占了被调查人数的大多数。“是否考研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入学门槛、读研成本及就业前景。”有关专家表示,通常而言,如果考研的入学门槛及读研成本增加,但如果有一个好的就业前景,那么考研报名还可能稳定,甚至增长。“但现在,读研难度增加,又找不到好工作,那么考研的人数当然就要下降。”其中,81.8% 的同学选择毕业后就工作;17.1% 的同学认为考研费用太高,而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不打算考研;1%的同学选择其它途径深造;11.1%的同学则不想再读书,因此对考研不作考虑。另外,也有3.7%的同学持保留意见,认为自己离考研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现在对它没有太多的想法。

  32%的同学选择考研,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趋向于继续深造的意向。在这部分同学中,30%的同学的考研动力是为了将来找工作更具有竞争力,通过考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这说明我校大学生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忧患意识,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已有准备。当然,同样是选择考研,许多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右图是考研人数的显示,21.3%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压力大,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也是一种途径。63.8%的同学是为了继续深造,一种观点是为了以后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考研女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大超过了男生,尤其是女生,就业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女大学生不得不通过继续读书,求得一个高学历,为以后的就业寻找更好的机会,女大学生报考研究生增加,其中就业压力大是一个原因。 另一种观点是基于对某所大学的向往;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己的能力还不够,现在不想参加工作。由此可见,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多元化,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道路。关于考研专业问题,60%学文科的同学,认为考研没有必要,而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研究生和本科生是有本质区别的,研究生的专业素质的确要比本科生高很多,所以认为理工科学生考研还是有必要的。所占比例也是相当大的。65.3%的同学选择报考本专业,34.7%的同学选择报考外专业。而调查到报考该专业的原因:37.7%的同学表示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第一位;33%的同学则考虑到报考专业的热门程度,就业前景是否看好。也有20.3%的同学选择相对容易考的专业报考,还有8.7%的同学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自己既喜欢又热门还有把握的专业报考。但这种三全之事并不多见,因此,报考专业时仍应谨慎考虑。

  根据研究生收费改革的相关规定,20xx年,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17所高等学府都取消了公费研究生制度,而两到三年的研究生学费也要在开学的时候全部一次性交齐。尽管部分高校有替代办法,如北京大学就采取了奖励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但是,一次性拿出这笔钱(一般都在万元以上)对于很多考研者来说依然困难。“要看到考研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太高的学费负担他们往往承受不起,只能选择放弃。”在我们被调查者中有45%的同学来自农村,33%的来自县城,22%的来自于城市。而他们的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占8.9%,300---500元的占48%,500—800元的占34%。由此我们看出,对于当今物价的不断上涨趋势。生活费还是处在一种中下的阶段。在考研的同学当中45.1%同学对考研信息了解不多,40.4%了解一些,仅有4.5%同学非常了解,还有10%的同学表示自己不了解。对此,希望广大的同学对考研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更充分地准备考研。如果考研没有考上,其中,27.2%的同学认为应该全心投入明年考研,47.7%的同学想先找个工作,抽空复习明年在考。25%的同学不想考了,直接找工作。当然还有13.6%的同学没有想好。

  调查的最后一项是“你对考研的看法”。大多数同学认为考研是个人的原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考研是为了继续深造,是为了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将来。上研究生是大学生不错的结局,有理想的情节,找工作地情节去考研。同时,他们认为考研也是一次人生经历,努力过,奋斗过,即使结果不一定尽如人意,那考研过程中丰富而充实的记忆也足以让自己好好珍惜。在此,我们深深地祝福那些志在考研的同学:英雄无畏,越飞越高!

  三、调查结果:

  在这次的调研当中绝大部分的同学表示不会选择考研,其中个人自身原因是促使他们不考研的最大因素,也有很多同学表示读研还要读三年,只是为了把就业往后推迟三年而已,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况且等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就业情况谁也无从知晓。还有一小部分的同学认为早点出到社会工作会比继续还在校学到的知识还要多,最起码动手能力会有所提高。更多的同学表示,不是只有通过读研究生才可以学到知识,出到社会的时候还可以以其他途径深造,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总的来说,考不考研那是因个人条件而定。从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在金融危机加剧的今天,很多学生还是选择勇敢的面对这强大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理性和慎重的。而选择考研的大部分同学目标也比较明确,不盲目不随大流。借以此篇此文,预祝我们考研的同学能够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也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坚定信念,抓实专业知识,能够在即将到来的就业之旅中占有一席之地。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此次活动以社会学院历史学生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为形式,以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为调查目的,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90份,回收率为93.75%,其中有效问卷81份,有效率为90%.。报告从有效问卷采取抽样的方法,选取20份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一,学习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学习问题是同学最为关心、也是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例如,第33题“将下列几项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由大到小排序”,其中有44%的同学认为,学业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这说明刚刚进入大学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学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尤其对大学学习方式不适应,感到心理压力很大。从紧张的高考中走过,许多同学不能适应大学开放宽松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或过于精神紧张死扣书本,不能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或感觉生活空虚,整日无所事事,荒废了学习,虚度了年华。再如第29题“上大学后,你觉得你最大的挫折是什么?”其中33%的同学选择“学习成绩不理想”,由此可见,大一学生在学习上急需得到指导并寻求得到心理上的成就感。

  二,业余生活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45%的同学感觉大学生活自由开放,同学也比较重视学习,学习自觉性较高,其中56%的同学在第3题“你业余时间主要做什么?”中选择在业余时间上自习或听课,与此相反,只有10%的同学选择上网玩游戏或谈恋爱。但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同学心理上的学习压力依然很大。

  三,经济生活

  如今大学生在经济生活方面基本没有太大困难,在第6题“你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够用吗?”中,有67%的同学基本够用,更有11%的同学有剩余,与此同时,在第7题中“你认为每个月生活费对自己是否是一种负担,造成心理压力?”有60%的同学认为没有压力。以上都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由于经济生活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情况明显下降。

  四,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问题是在本次调查中反应较为突出的问题。在第33题,“请将以下几项所带给你的心理压力由大到小排序”,有33%的同学认为“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而在第8题,“与一群朋友在一起,你常感到孤独或失落吗?”有79%的同学选择“是”或“有时是”,这反应了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同样,在第29题“上大学以后,你觉得最大的挫折是什么?”选择“不适应宿舍生活”的同学占到33%,与选择“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人数相当,这体现了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是与此次调查中同学们反应最为严重的两个问题。

  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地区。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范围较窄,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较少,初到大学,面对如此开放自由的环境,面对如此多的同学。面对如此多的公共场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乱了阵脚,于是羞于表达形成内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长大的同学,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难以体会农村地区同学的情况。于是形成隔阂。与此同时,在第20题“你觉得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吗?”有78%的同学认为“是”或“偶尔是”。这更反应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五,心理平衡

  在第1题“你觉得现在学校与你理想的大学有多差差别?”中,有56%的同学选择“很大”,这反应了同学同学理想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学校还是有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13题“你觉得自信吗?”,有69%的同学选择了“不自信”或“有时不太自信”。在第5题“现在自己在大学生活中,你认为自己哪些方面最差?”有57%的同学认为自己缺乏自信,这两题都反应了我们的同学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心。然而在第23题中“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吗?常常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吗?”只有20%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在第26题:“你总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吗?你在为之不懈奋斗吗?”只有31%的同学认为“是”。这两题又都体现出同学们对于自己的未来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明天没有信心。以上的几题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同学在心理上并没有达到平衡,理想总是与现实存在差距的。

  本次调查充分反应了以社会学院XX历史班同学为典型的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真是、丰富的资料和鲜活的事例,达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活动较为成功。本次活动得到了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再次向海星调查研究社和XX历史班表示衷心感谢!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湖南文理学院20名,湖南大学10名,长沙理工大学10名,湖南师范大学5名,湘南学院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调查结果分析: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随着暑期实践动员大会的开始,我们小组的暑期实践活动也正式开始了。

  从7月17日到7月19日,我们小组完成了从见面会到问卷落实的一切准备。7月20日12:30,从长途大巴踏上xx这一片土地上时,我从没想过四天原来并不短暂。

  四天,我们走遍了xx的大街小巷,终究没吃上梦寐以求的清远鸡。第一次与同学以自由行的形式在外,早已料到,这一次我肯定能收获很多。从住宿到饮食,我看到了精明是出行的必需品。而若要获得这必需品,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处处留心。若非经过这次出行,我不会知道原来10人份的粥可以用十几块就能吃到;若非经过这次出行,我不会知道房租可以半价再打折,一砍再砍;若非经过这次出行,我不会知道货比三家的必要性。然而除了精明以外,懂得随遇而安也是必要的。向来人在他乡,在衣食住行上遇到些困难是必然的。如果动不动就“这地方咋样那地方又咋样”地抱怨,那恐怕最后苦了的是自己。懂得将就一下,心放宽一些,一切都会好办很多。还记得有一句话是说,当你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就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而在短暂的四天,我们不可能让xx改变多少去适应我们,只能是我们改变自己去适应它。所以四天,我们收起了平常对生活各方面的挑剔,欣然接受我们还不甚习惯的一切。经过这四天,我才发现原来我们平常的生活质量其实还不差,也再一次领悟了“知足常乐”这个词。

  四天,从教育局到农村家庭,我们收集关于农村教育的资料。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在同伴、受访对象以及一些擦肩而过的人身上,我看到了正确的为人处事方法以及素质涵养的重要性。从教育局的以礼相待、村办事处的热情招待到部分村民的踊跃配合,再到部分村民的不屑一顾,这里面处处反映着各个人的处事方式。从他们身上,我知道了,对于陌生人,适当的提防是需要的,但是当你了解过相关材料以后,你应该相信你所看到的,降低心里筑起的那堵高高的墙。而作为陌生人,我们应该首先出示证明材料,再以诚恳的态度给别人详细地介绍自己此行的目的,同时也要注意展现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以你的行动去证明你是一个没有威胁并且想要帮助他们改善目前状况的人。

  通过几天的调查,我们从众多受访者身上认识到了目前农村的教育与状况。尽管这些年来农村教育状况已经逐步改善,但不足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跟城市的差距还是很明显。教育影响人的一生,能否受到好的教育至关重要。在当地做调查的时候,很多受访者对我们的调查的实质作用起怀疑,觉得这一切都只是一种形式,走走过场而已。不管怎样,希望我们这次的调查能够帮上农村教育改革一点忙,起到一点作用。

  四天,从陌生人到朋友,10个不熟悉的人逐渐打成一片。无法忘记,每到台阶的地方,后面的人帮忙提行李箱的体贴;无法忘记,某个晚上,好几个已经是准大三学生的人在m记门外指着橱窗上的玩具大喊“我要这个,我要这个”的搞笑场面;无法忘记,山洞里面,昏暗的前方传来“小心阶梯”的温馨提示;无法忘记,每到晚上,分组磨练牌技、学习新知的刻苦场面;无法忘记……在这短暂的四天,无法忘记的东西实在太多。四天的相处到处充满着关怀、体贴、感动和欢乐,这让我们10认识的人逐渐熟悉,慢慢地成为了朋友。这是这一次实践活动最大的收获。从大家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一个团队的合作与互助,一个队员的积极与服从,都是我们顺利完成这次实践的必要因素。有了大家,就算四天里面三天没能吃到中午饭,心里还是满满的;就算调查的时候遭到诸多拒绝,斗志还是高涨的;就算前方的路是黑暗的崎岖的,我们都从未惧怕。四天因为这一切而难忘。

  四天并不长,但收获的经验和感情却不是这四天能够承载的。收获满满的,四天的旅程仿佛已是一个多月,这一切让我不能相信这仅仅是四天。付出的仅仅是四天,收获的却是终生受用。我很庆幸参与了这一次实践活动,认识了这一群朋友,一起度过了这短暂而漫长的四天。

学生调查报告 篇8

  “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各方面能力的现代化四有新人。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自理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它贯穿着人的一生,是生活的基础。

  然而,新一代独生子女由于受家庭几代人的宠爱,自理能力的匮乏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近几年出现的中学生家长陪读现象,大学生人才招聘家长陪聘现象,足以说明新一代独生子女自理能力的薄弱。即便是在农村,独生子女们的自理能力也同样的缺乏。我校的升旗手中就有不少学生一开始不会系国旗,有时候系好了又掉下来的情况也发生过几次,有的小学生不会削铅笔,有的小学生书包不会整理……至于洗衣做饭,那可真是寥寥无几了。

  一、 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自理能力、社交自理能力。本文所讲的自理能力主要是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小学生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自理能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是这样写的“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第九条规定“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可以看出,小学生的自理能力主要是指: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包括:梳头,洗脸,洗脚,洗澡,穿衣、裤,系红领巾,剪指甲,整理书包,刨铅笔,包书皮,铺床单,叠被子,折衣物等;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主要包括:扫地,拖地,擦桌、椅、柜,洗衣,洗锅、碗、盆,择菜、切菜,削果皮,烧开水,煮面,煮小菜、汤等。

  二、小学生自理能力现状。

  通过对本校学生网络调查、个别调查,对其他学校小学生通过上网浏览了解,笔者认识到当前农村小学生的自理能力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

  1、 学生不爱劳动,怕脏、怕累。

  低年级中大多数学生不能独立完成自我服务性劳动,往往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有的学生真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学生上学迟到不找自己的原因,往往埋怨家长,甚至索性发脾气;经常进行家庭服务性劳动的学生不到10%。

  2、祖辈对孩子宠爱变溺爱,捧在手里、含在嘴里。

  现在孩子的家长大多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有一定的正确认识,也有较正确的教育孩子的理念,但是祖辈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往往对孩子更加溺爱,对孩子护短,更别说是让孩子自己做事了。有的时候还出现家长教育孩子,爷爷奶奶训斥爸爸妈妈的现象。

  3、学校教育偏重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劳动教育。

  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形成自理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一些活动课,实践课成了自习课、语数课的情况屡有发生,学生失去了活动与实践的机会;有的老师以劳动为惩罚,致使学生对劳动产生厌恶。

  三、对提高小学生自理能力的建议。

  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都是队员们喜爱的活动形式,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训练和培养队员的自理能力。如“我是小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做一些简单的班务劳动;“我是小帮手”,在家长的指导下,练习并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我是小大人”,在师长的指导下,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我服务内容。还可以根据低年级的队员上进心强的特点,设计一些竞赛:整理书包比赛,系鞋带比赛等。

  2、加强家校联系,更新家长育儿理念。

  爷爷、奶奶和父母不管怎样爱孩子,宠爱、溺爱,总之他们对孩子都很关心。这是教师、家长相同的地方,我们要从为孩子的将来为出发点,拉近家校联系,从而为家长接受老师的教育理念打下基础。学校要组织家长学校,定期做育儿理念讲座,有条件的可以请一些专家作专题讲座。

  3、教给孩子劳动技能,提高学生自理能力。

  同样劳动,有的学生做得轻松,劳动质量高,有的学生做的很累,劳动质量差。其中技巧是关键。如果老师、家长在孩子劳动的时候能适时给以技巧的指导,必定能让孩子更乐于劳动,并且还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学生调查报告 篇9

  内容摘要: 经济独立意识是指个体希望从物质生活来源方面摆脱对他人依赖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经济问题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对每个社会成员包括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大学生走上社会之后能否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并在经济上能够独立,级关系到他们个人的成长,也会对整个的和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甚至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对自身

  经济独立问题都没有太多的思考,在经济上几乎完全依赖父母。

  本次调查研究旨在探究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的强弱,以及对自身的影响,提醒大学生及早树立经济独立意识,并探索增强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的方法。关键字: 经济独立意识,消费,兼职,创业

  进入大学已经有两个多月了,深切感受到进入大学以后,消费水平比高中时高了很多。暑假的打工的经历让我感受的了赚钱的不易,也让我理解到父母的辛劳。因为大学的空闲时间很多,而且相对自由,这不禁让我萌生了通过自己赚钱上大学的想法。我相信,有这样想法的同学不占少数。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经济独立意识一定都会增强。当老师吧事件报告的作业布置后,我就决定了把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作为实践报告的主题。然后编制问卷,再由我们小组成员在海南大学内进行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共生成57份有效问卷,下面由我对这次问卷调查进行分析。

  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男生占55%,女生45%,比例基本1:1

  第二道题:你一个月的花费是多少?这个问题是想了解在海南大学的大学生的基本消费金额。约42%的同学月消费金额在1000至1500之间,约46%的同学约消费金额在1500至20xx之间,约12%的同学月消费在20xx以上。第三道题:你一个月主要消费在哪方面?这个问题主要是想了解约在海南大学的大学生的基本消费结构。84%在饮食上,5%主要消费在购买衣服,约2%主要消费在学习上,还有约3%主要消费在娱乐上,最后的6%为其他。这两道题是想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

  第四道题:你的生活费来自哪里?其中约92%的同学的生活费来自父母,约6%的同学的花费来自国家资助,还有2%的同学通过自己赚钱来支付自己大学的消费。这道题是想了解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以便分析大学生的经济独立情况。

  第五道题:你是否想拥有一份兼职,赚取生活费?约81%的同学想拥有一份兼职,11%的同学不想拥有一份兼职,8%的同学对此没有感觉。第六道题:你是否想在大学生活期间创业?约71%的同学想在大学生活期间创业,约14%的同学不想,约25%的同学对此没有感觉。这两道题是想了解大学生的经济独立意识以及自主创业创新意识。

  第七道题:如果你兼职,你觉得你会收获什么?约61%的同学认为兼职可以积累社会经验,约12%的同学认为兼职可以赚到自己的钱,感到自豪,约18%的同学认为这样可以减轻经济压力,还有9%的同学觉得兼职能够广交朋友,拓宽交际面。

  第八道题:你认为在大学创业的收获?约12%的同学认为收获是赚钱,约28%的同学认为可以积累社会经验,约12%的同学认为收获是可以广交朋友,拓宽交际面,约有48%的同学认为最大的收获是可以培养自主创新意识,锻炼胆识。

  最后,我得一个较为全面的结论,这也是我们这次实践的总体结论: 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在社会上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的主要消费用于衣食住行,大部分用于吃饭,但不乏一部分消费用于大学生的自身娱乐消费。在生活费来源方面有大多数的同学依靠父母,部分同学依靠国家或学校补助,少部分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

  由此可见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仍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而在社会上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但同学们大多希望在大学期间从事兼职工作,部分学生还希望在大学生活期间能够自主创业。

  理性思考:

  大多数大学生承认实现经济独立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能够实现经济独

  立的很少,完全依赖父母的比例过高,大学生的经济独立意识应当加强。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风气的共同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风气的共同教育。拥有经济独立意识可以助你早日经济独立。同学们大多希望在大学期间从事兼职工作,这能使大家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既锻炼了能力,又获得了一定的报酬,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还有部分同学希望能够在大学创业,这能大学生产生创业理想、激发创业意向、塑造创业心理品质、养成创业规范意识,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一个大学生的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

  总之大学生应当有经济独立意识。

  提出建议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经济独立意识和消费观。

  大学生要学会理财,合理地安排个人生活费支出。

  大学生还要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完全的经济独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组总结:

  下面就此次调查的细节做一下报告。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一共收回有效问卷57张。大多数同学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做了认真的回答。

  我们的问卷由八道选择题组成,题虽然少,但是代表性很强,能大体上反应出大学生的经济独立意识情况。虽然大部分大学生不能够实现经济独立,但是绝大部分大学生渴望经济独立。

  由于这是第一次写问卷报告,经验不足,可能会有些不足之处,但我们会吸取经验,不断完善。

【【推荐】学生调查报告范文九篇】相关文章:

学生调查报告【推荐】12-17

学生调查报告范文11-11

【精选】学生推荐学生的推荐信范文五篇06-30

【精选】学生推荐学生的推荐信范文合集7篇07-05

学生推荐信范文11-14

【精华】学生推荐学生的推荐信范文十篇07-06

实用的学生推荐学生的推荐信范文集锦六篇07-09

实用的学生推荐学生的推荐信范文集合六篇07-08

实用的学生推荐学生的推荐信范文汇编6篇07-07

实用的学生推荐学生的推荐信范文汇总6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