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职场文书>工作方案>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

时间:2021-10-27 13:51:01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必备】工作方案5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作方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工作方案5篇

工作方案 篇1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花卉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拉动下。特别是鲜切花、花坛植物、盆栽花卉实现了设施化、专业化。目前,该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近1万亩,花木从业人员500余人,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

  1设施花卉起步良好。自年从云南引进鲜切花试种成功后。该县共发展大棚鲜切花和花坛草本花卉种植300亩,经过大力推广。年产600万支(株)产值超过300万元;培育红豆杉、红杆柳、绵柏等园林苗木200亩100万株,产值200万元,设施花卉产业初具规模。

  2花卉科技优势明显。该县以卉丰农林公司为龙头。引进云南百合、玫瑰、剑兰、非洲菊等5个花卉新品种,按照“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经营模式。瓦房口镇金台村建起花卉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亩,并积极应用日光温室及配套新技术、新设施,花卉生产科技水平大幅提升。同时,注重开发野生花卉优势品种,推广反季节玫瑰栽培技术,花卉种植突破了传统生产时限,形成了周年生产、四季有鲜花供应的新格局。

  3龙头带动作用显现。该县引进了卉丰农林公司、神禾农业发展公司和天研农业公司等3家花卉苗木企业。开办鲜花经营门店3家,带动发展种植大户5户。交易品种20余种,年交易额50万元以上。

  二、存在问题

  虽然该县花卉产业起步良好。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生产规模小,并呈现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组织化程度低,还处于自然发展的初始阶段;二是没有花卉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机构,缺乏专业人才,技术力量簿弱,科技支撑体系尚未形成;三是信息和市场营销体系还未建立,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管理机制不健全,配套扶持政策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花卉产业发展;五是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能力弱;六是野生花卉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不够,存在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现象。

  三、对策和建议

  花卉产业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思路,推行“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坚持走“错位发展、梯次开发、适度规模、示范带动”发展路子,不断强化宏观指导,优化投资环境,合理布局产业,完善服务体系,达到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经营集约化、产业化,布局区域化、合理化,销售品牌化、信息化,运作市场化、规范化。

  一)科学规划布局。按照花卉对环境气候条件的要求。重点打造“三大示范园区”六个生产核心区”和“九个基地镇”着力建设万亩生产基地。即:金井河、社川河、乾佑河流域分别建立金台、杏坪、乾佑三大花卉产业示范园,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营盘、乾佑、下梁、石瓮、凤凰、杏坪、柴庄、瓦房口、曹坪等9个基地镇打造鲜切花、花坛花卉、观赏盆景花卉、绿化苗木、专用花卉、野生花卉保护开发利用等6个花卉品种生产核心区,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花卉生产空间布局。

  二)优化品种结构。瞄准省内外花卉苗木市场需求。选择培育一批市场前景较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结合县情实际。优化品种结构。一是鲜切花卉,重点培育玫瑰、剑兰、香水百合、非洲菊4个主要切花品种,拓展马蹄莲、满天星、黄莺等热销切花品种,低热、中温区的金井河、社川河、乾佑河三大流域形成切花核心区和产业带。二是花坛花卉,大力发展一串红、万寿菊、鸡冠花等覆盖性强、耐粗放管理、色彩丰富艳丽的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乾佑河流域形成花坛草花生产核心区。三是观赏盆栽、盆景花卉,工厂化、规模化开发红豆杉、文竹、一品红、金桔等以观叶、

  观花为主的高档盆景和盆花,社川河流域形成生产核心区。四是绿化苗木,重点发展桂花、栀子、玉兰等能够彩化、美化、净化、香化环境,且耐寒、耐旱、耐瘠薄的大规格观赏苗木,以及林果、水杂果等经济林树种,乾佑河、社川河流域形成生产核心区和产业带。五是药用、工业用、食用花卉等专用花卉,着力推进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深加工业,提升花卉附加值。药用花卉重点发展百合、金银花、芍药、山茱萸、杜仲、药用菊花等当地药用花卉,推广ga p栽培技术;工业用花卉重点发展适宜提取精油用的玫瑰、桂花、辛夷等品种和适宜提取天然食用色素用的菊花、栀子等品种;食用花卉重点发展食用百合和黄花菜等品种。六是野生花卉资源保护开发,主要是强化监督管理,探索合理的野生花卉驯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避免掠夺式开发。重点对柴庄等地野生兰花和其他中、高山地区的野蔷薇、高山杜鹃等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改造保护与新品种定向培育和扩繁,对特有、濒危生物资源实施抢救性保护、人工培育和扩繁,实现生物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三)构建产业体系。以研发、生产、加工、营销四大产业链为重点。确保花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构建产业支撑体系。

  1生产体系。建设花卉种苗(球)繁育中心基地。确保种苗供应。以6个花卉种类为主导,实行专业化育苗、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三大河流建设3个花卉产业示范园区、6个花卉品种生产核心区、9个花卉示范基地,形成连片开发、规模发展、结构优化、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全县发展1万亩花卉生产基地。

  2科技体系。建立一个野生花卉驯化基地和一个花卉种质资源圃。筛选出一批优良类型,系统收集整理野生花卉物种。培育适应市场又具有地域特色的花卉新品种。依托农业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建立生产管理研发基地,搭建花卉研发平台。组建岭南野生花卉研究中心,成立花卉协会、学会、研究所,建设基层创业示范基地、试验圃、试验园等科研基地,研发具有特色的花卉品种,打造“品牌花卉”

  3营销体系。以下梁新城区陕南农产品集散市场为中心。打造花卉物流园区。同时,建设12个集加工、贸易、展销、信息、物流和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花卉市场和花卉集散中心。扩大凤凰、曹坪、红岩寺等镇花卉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花卉分销及转运中心,拓宽西安及周边县市的市场领域,形成完备花卉产品营销网络。

  4信息体系。以生产、批发、零售和流通四大环节为重点。完善县镇村户(企业)四级花卉信息网络,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健全信息网点,搭建花卉产业信息平台,实现技术服务、交易订货、用户查询、市场物流等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升花卉产销整体效率和经济效益。

  5加工体系。引进花卉生产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鼓励建设中小型花卉栽培基质、育苗容器生产和园林器械与园艺设施设备以及花肥、农药等花卉资材配套生产项目,发展花卉精深加工项目。实现花卉产业服务配套化、多样化。开发花卉主题服务业,以花为媒,建造必要的道路、场馆,积极承办花卉园艺博览会等。结合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以花卉为主线的旅游观光线路,建设花卉文化主题公园,促进花卉文化产业、休闲旅游业发展。

  6服务体系。加快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加大花木繁育技术、土壤改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强化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健全县镇村服务网络。组建花卉专家指导组。完善县、镇两级花卉质量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立花卉疫病监测预警与控制、检验体系,提升监测检验能力和技术水平。

  四)健全工作

  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镇两级花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协调服务和检查考核等工作,组建一套班子。强力推动花卉产业发展。二是形成部门合力。各级各部门要把花卉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平台和抓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调配上重点倾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密切协作的工作合力。三是大力宣传引导。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群众对花卉产业发展的认识,牢固树立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本地能人大户、外出务工人员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花卉产业发展,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花卉产业的良好氛围。正确引导花卉消费,培养种花买花送花新时尚,培育花卉消费群,扩大内销市场。积极参加花卉苗木展销会或交易会,推广特色花卉苗木产品,加快花卉苗木产业化进程。

  五)制定配套政策。一是设立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建议县财政每年预算300万元扶持卉苗木产业发展。使土地、林地向花卉企业、生产大户、种植能手、专业组织流转,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补助、科技培训、新技术研发推广和表彰奖励等。二是保障产业发展用地。鼓励农民通过租赁、入股。并对国有河滩地、控荒地等土地资源予以优先配置,保障花卉产业发展用地。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方面通过向上争取相关资金和整合涉农项目,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建立政府扶持、农民参与、企业组织和种植大户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融资投入机制,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四是发展龙头企业。扶持壮大一批花卉生产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培养一批花卉经纪人队伍,组建各类民间组织,不断创新组织模式,促进产业链良性发展和各个产业环节的专业化生产。

工作方案 篇2

  根据《河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度全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政办〔20xx〕6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20xx年全县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如下:

  一、治理畜牧业产品污染

  (一)承办单位:县经贸局。

  (二)协办单位:县农业局、卫生局、质监局、工商局、公安局、交通局。

  (三)治理目标:实行定点屠宰区域的猪、牛、羊肉卫生指标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在县域范围内逐步推行冷却肉上市;生产和流通环节(生猪“瘦肉精”、上市禽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残留和鲜牛奶抗生素超标等)的检出率均控制在1%以内。

  (四)主要措施:

  1.加强生猪、牛、羊定点屠宰管理,加快推行牛、羊定点屠宰,提出全县加强私宰肉、病死猪肉监管的措施与办法,构建杜绝私宰肉、病死猪肉上市的有效管理机制,依法打击和查处生猪私屠滥宰行为。(县经贸局负责,县农业局、公安局、工商局配合)

  2.抓好牲畜定点屠宰厂(场)清理整顿和管理工作,加快划分农村屠工区域,推行农村屠工制,建立和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县经贸局负责)

  3.落实《福建省无害化处理染疫、病死畜禽管理办法》,加大养殖场治理力度,从源头上解决染疫、病死畜禽流入市场的问题。(县农业局负责)

  4.在全县开展生猪莱克多巴胺尿样检测。(县农业局负责)

  5.加强县际边境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工作,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加强疫情预警,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处置制度。(县农业局负责)

  6.加强对规模饲养场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的监督检查,重点开展对县域内奶牛生产企业(户)鲜牛奶抗生素残留的检测。(县农业局负责)

  7.加强对全县乳品生产企业购进生乳原料检查验收、鲜奶成品卫生质量自检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卫生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县质监局负责)

  8.加强对宾馆餐饮部、酒楼、饮食店、学校、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食堂畜禽产品购进的卫生质量管理,监督企业建立健全进货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制度。(县卫生局负责)

  二、治理种植业产品污染

  (一)承办单位:县农业局。

  (二)协办单位:县经贸局、卫生局、供销社、粮食局。

  (三)治理目标:上市蔬菜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率、上市主要水果农残超标率、主产区茶叶农残超标率均控制在5%以内;稻谷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3%以内;大米卫生指标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四)主要措施:

  1.开展对全县蔬菜、水果、茶叶和稻谷等主产区环境污染状况的普查工作,开展农药残留产地监测,建立和完善全县产地定点监测网和主产区监测点,并开展农药残留和蔬菜重金属检测。(县农业局负责)

  2.加强对禁用限用农药生产、销售、使用的查处,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加强对果蔬用药和农药店经营剧毒农药的管理,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县供销社负责做好系统内农药经营企业的管理工作,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提出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县农业局负责)

  3.开展对上市蔬菜、水果、茶叶、大米重金属、农药残留的抽检。(县卫生局负责)

  三、治理水产品污染

  (一)承办单位:县农业局。

  (二)协办单位:县农业局、卫生局、工商局、质监局、供销社。

  (三)治理目标:上市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检出率控制在5%以内;水产品及水发产品甲醛检出率控制在1%以内。

  (四)主要措施:

  1.抓好渔药的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对重点养殖单位、重点养殖产品、重点经营使用环节的专项整治。(县农业局负责)

  2.开展县级水产品药残等有害物质检测工作。(县农业局负责)

  3.推进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促进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县农业局负责)

  4.开展对全县水产品批发、零售市场水产品及水发产品甲醛、织纹螺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监督抽查,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县卫生局负责,县工商局、畜牧水产局配合)

  四、治理饮用水污染

  (一)承办单位:县水利局、卫生局。

  (二)协办单位:县建设局。

  (三)治理目标:县城区供水管网末梢水质合格率达到95%以上,二次供水4项常规指标合格率达到95%以上;矿泉水、纯净水生产企业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村供水覆盖

  率乡镇所在地达到100%、村级70%。

  (四)主要措施:

  1.开展对全县自来水水质、二次供水及其设施的监督检查,重点抽查城区市政供水单位设施及水质卫生状况,督促社区、小区物业管理等开展辖区内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工作,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县水利局、县卫生局负责)

  2.会同财政等部门制定加快现有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工作方案,提出长效性的解决意见;继续加强对二次供水清洗队伍及其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督促清洗、消毒和水质送检;继续开展县城区供水水质检测工作的质量考核,确保市政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县水利局、县卫生局负责)

  3.对全县瓶(桶)装水生产企业(户)卫生许可证发放的规范管理,开展对全县瓶(桶)装饮用水市场和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户)的抽检。(县卫生局、县质监局负责)

  4.继续协调有关部门实施《福建省村村通水工程建设规划》,推进“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建设。(县水利局负责)

  五、治理加工食品污染

  (一)承办单位:县质监局。

  (二)协办单位:县卫生局、工商局、粮食局、药监局。

  (三)治理目标:全县酱油、食醋、鱼露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粮食复制品(挂面、线面、粉干)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豆腐等豆制品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食用油黄曲霉素B1市场抽检超标率控制在1%以内;食用油过氧化值、酸值市场抽检超标率分别控制在3%以内;小麦粉增白剂市场抽检合格率、肉蛋乳再制品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罐头、糕点、饮料、酒类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达到90%以上;米、面、油、酱油、醋、白酒、婴幼儿配方乳粉无证生产销售行为得到遏制;粮果制品等13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得到全面实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全部达到GMP要求;对保健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四)主要措施:

  1.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大米、小麦粉、食用油、酱油、食醋“老五类”食品无生产许可证的查处力度,全面完成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冷冻饮品、方便面、饼干、罐头、速冻米面食品、膨化食品等“新十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并按国家统一部署,从7月1日起全面开展无证查处工作;全面启动挂面、茶叶、啤酒、黄酒、葡萄酒、酱腌菜、果脯密饯、淀粉及淀粉制品、糖果(巧克力)等13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县质监局负责)

  2.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分类监管,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的若干意见》,结合我县实际组织落实。(县质监局负责)

  3.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等行为,特别是强化对传统食品小作坊的管理和引导,严厉打击生产假冒伪劣食品和质量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扶持一批名优企业,关闭一批不具备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条件的生产加工企业,惩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企业和犯罪分子。(县质监局牵头,县工商局、卫生局配合)

  4.开展全县食品卫生许可证专项整治,以规范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面粉、熟肉制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和饮料生产企业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和监督为重点,查处无证和不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的企业。积极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开展对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皮蛋、酱油、月饼、密饯等)的卫生质量抽检。负责核发并加强保健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管理。(县卫生局负责)

  5.在全县开展《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实施工作,监督散装食品零售单位严格按规范组织经营。(县卫生局负责,县工商局配合)

  6.加强对粮食系统内大米加工企业和粮油销售点、军粮供应点的管理,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引导企业提升质量安全保证能力。(县粮食局负责)

  7.加强对地方储备粮油的品质监测,严格执行《陈化粮处理若干规定》,配合工商局做好陈化粮流向跟踪监督工作,防止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县粮食局负责)

  8.开展儿童食品及农村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加大对社区、城乡结合部和村镇各类食品交易市场,经营企业和个体户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经营假冒伪劣食品和质量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县工商局负责)

  9.加强包装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饮料、酒、奶制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豆制品、腌熏制品、调味品、罐头、食用油等10个品种,以“六查六看”为主要监管内容,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影响恶劣的食品假标识、假包装、假商标案件,加大对包装食品的质量监测力度,完善包装食品经营企业的经济户口档案,负责流通领域加工食品的抽检及治理。(县工商局负责)

  10.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严格审批和标准备案的工作,严厉打击未经审批生产销售保健食品行为和非法添加药物成分以及超范围、虚假宣传保健功能行为。(县卫生局负责,县工商局、药监局配合)

  六、治理餐饮业食品污染

  (一)承办单位:县卫生局。

  (二)协办单位:县经贸局、教育局、工商局、环保局、药监局。

  (三)治理目标:全县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酒店、宾馆、旅社、饮食摊点各项卫生指标基本达到国家和省地方标准,各类熟食摊点食品基本符合国家或省有关食品卫生标准。

  (四)主要措施:

  1.加强对餐饮业的卫生监督管理,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并向社会公示进展情况,监督落实原辅料采购检查验收、索证索票、台帐登记、食品留样、不合格原辅料退市销毁等制度。(县卫生局负责)

  2.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学生用餐的监督检查,建立学校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落实校长是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第一责任人制度,并开展联合监督检查,有效控制学校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的发生,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县卫生局、教育局负责)

  七、其他

  (一)落实全县治理“餐桌污染”工作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工作,并按要求适时组织联合执法。(县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联席办负责)

  (二)组织协调、指导各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全县治理“餐桌污染”工作。(县广电局负责)

  (三)落实安排县级年度财政预算治理工作经费。(县财政局负责)

  (四)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饲料生产基地的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扩大无公害生猪、禽蛋、蔬菜、水果、茶叶和稻谷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品牌产品;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管理,推进监管工作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探索农产品产地编码和标签管理的模式。(县农业局负责)

  (五)根据省、市相关部门要求抓好全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县发展计划局、农业局负责)

  (六)开展农药、兽药、饲料、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确保农产品安全。农药标签抽查合格率要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县农业局负责,县工商局、质监局配合)

  (七)继续推动城区开展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即“农改超”工作。(县经贸局负责)

  (八)继续在县城区开展创建“食品放心示范店(市场)”活动,有计划地培植一批能让群众放心消费的场所。(县经贸局负责,有关部门配合)

  (九)县经贸局负责牵头,会同工商局、供销社、药监局,制定全县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方案,其中:由县经贸局、供销社制定“农村现代流通网”方案;县联席办、药监局负责制定“监管责任网”方案;县工商局负责制定“群众监督网”方案。“三网”方案经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报县政府批准实施。

  (十)建立和完善食品店经营主体准入和实施经济户口管理,加强巡查、回访、年审、监督抽查和强制检验等日常监督。12315申诉举报网络受理的食品案件办结率要达到95%以上;设立12315站(点)的各类大中型综合市场、专业市场、批发企业、商场、超市达到75%以上。(县工商局负责)

  (十一)落实《福建省食品污染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规划》,加强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点建设,加强各有关部门协作和监测信息交流,进一步完善全县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预警系统,增加监测品种、扩大监测范围,加强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监测,选定几个高风险食品品种开展食品安全状况调查试点,逐步建立有害物质暴露危险性评估技术,健全全县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的预警和处置预案,做好重大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县卫生局负责)

  (十二)《福建省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后,由县质监局负责组织实施,县发展计划局、县财政局及县联席会议其它有关成员单位配合。

  (十三)组织实施福建省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县交通局负责,相关单位配合)

  (十四)进一步完善进出口动植物源性食品检验检疫监管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沟通与宣传,及时向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报全县进出口食品安全卫生状况,加强食品安全卫生总体状况的动态评估,适时预警。(县农业局负责)

  (十五)开展食品商标、标识、包装物印刷业的专项整治,严厉查处非法印刷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的单位和个人。(县文体局负责,县工商局、公安局、质监局配合)

  (十六)督促各职能部门依法依规组织行政执法。(县政府办法制科负责)

  (十七)县治理“餐桌污染”六个工作小组的牵头(承办)单位负责依照本工作方案,并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上报县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

  (十八)各职能部门对治理工作要做到逐项落实,建立健全治理工作协调机构及办事机构,建立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分解工作任务,落实监管责任,杜绝出现重大事故。

工作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田兰校园环境,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校积极响应上级的创建无烟学校活动的号召,制定校内控烟方案并保证严格执行之。

  二、具体工作:

  1、建立健全控烟制度

  学校成立控烟领导小组,由党支部z书记任组长,制定控烟制度,由学校办公室、工会、政教处、卫生室等部门联合实施,按《控烟条例》和学校的控烟制度严格实行校内禁烟规定。

  2、学校围墙内任何区域禁止吸烟,严禁教职员工、学生、外来人员吸烟。

  学校的教学楼、教师办公室、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电脑室、会议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设有醒目的禁烟标志禁止吸烟,不放烟具,严禁外来人员在进校联系工作时向本校教工敬烟或自身吸烟。

  学校控烟重点检查区域:门卫室、休息室、食堂等。

  3、领导带头,人人参与控烟活动

  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带头不吸烟,学校领导齐抓共管控烟工作,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控烟活动,人人争做控烟主人。

  学校控烟督查小组由各工会组长、教师志愿者和学生卫生巡视组成员组成,具体工作由工会牵头实施。

  4、积极开展控烟教育,加大宣传力度

  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控烟条例》,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网络、健康教育课等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增加师生控烟知识,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

  5、加强学校、家庭相结合的控烟教育。

  学校通过各班主任主动与学生家庭联络,鼓励学生向家长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倡导学生规劝家长戒烟,提醒家长来校联系老师或参加家长会期间不吸烟。

  6、控烟情况与每学期的文明组室评比相结合

  控烟检查工作采用督查和自查相结合。如发现教职工在校园范围内吸烟,按《控烟条例》执行处罚外,还要每次扣除该组文明组室奖50元。

  7、本方案20xx年3月1日与《控烟条例》同时实施。

工作方案 篇4

  一是新建温室加油提速。今年下达我乡新建日光温室建设任务748亩。

  至目前已完成墙体375座、750亩,占任务的0.3%。新建日光温室示范点12个,其中连片25座以上示范点9个。

  墙体建设、清棚、土壤改良、通水、通电、通路工作已全部完成,已扣棚定植195座,52%。

  计划在月中旬全部完成搭建等工作,月底前扣棚定植。秋季新开工日光温室示范点2个,65座、130亩,已完成墙体建设6座,12亩。

  二是历建温室提质增效。全乡历建日光温室示范点12个,553座,其中去年栽植葡萄31座,人参果72座、沙葱座。

  目前已育苗80.18万株(可定植541座)、已定植376座,定植率68.5,水电和预热池已全部配套,月底前配套完成缓冲间,并全部扣棚定植。

  三是养殖暖棚整体推进。今年全乡暖棚建设任务539亩,目前已落实30座以上规模养殖小区12个,361户、722亩,20座以上的小区1个,户,20亩;整社推进养殖暖棚71户、1亩,共计843亩,占任务的156%,目前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进畜161户,322亩,进畜率38%,进畜数量6165只。

  近日全部配套安装了小区水电设施,计划月中旬全部完工,月底全部进畜。

  历建养殖暖棚298座,596亩,其中规模养殖小区17个,182户、240座、480亩,整社推进116户、116亩,全部进畜,正常投入使用。

工作方案 篇5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逐年递增,导致城区学校教师总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为均衡师资配备,解决城区学校学科教师短缺及城区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定西市安定区教职工管理办法》和《定西市安定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办法(试行)》精神,决定从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中选调教师到城区学校、幼儿园任教或从事后勤管理工作。为确保选调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领导机构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20xx年公开选调教师工作顺利进行,成立由教体局局长任组长,党工委书记为副组长,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党工委书记兼任主任,人事股长、教研室主任任副主任,工作人员从教体局机关干部和需求学校领导干部中抽调安排。

  二、选调计划

  城区学校共需选调教师209人,其中初中71人,小学82人,幼儿园41人,后勤管理15人(详见《城区学校学科教师选调计划一览表》、《城区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教师选调计划一览表》)。

  三、选调条件

  (一)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有较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身体健康。

  (二)在职在岗专任教师,教龄满3年(20xx年9月1日前参加工作)。学科教师岗位年龄45周岁以下(1972年及以后出生),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后勤管理岗位年龄男50周岁以上(1967年及以前出生),女45周岁以上(1972年及以前出生)学历不限。

  (三)报考初中教师岗位的,须具备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或中师学历在职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所学专业对口(在职所学专业前后一致,与任课专业一致)。报考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的,须具备中师及以上学历。

  (四)报考中小学教师岗位的,须具有相应学科的教学经历(在小学任教但未设置相应学科的可不受限制)。报考幼儿园教师岗位的,须为学前教育、音体美专业或有音体美特长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五)近三年来,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六)申报后勤管理岗位的,为生源减少、教师较为富余的农村完全中学以及凤翔学区所属学校教师。热爱后勤管理工作,责任心强,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自参加工作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累计5年以上或担任中心小学以上学校中层领导(其他学校校长)职务累计3年以上,且至少获得过校级以上表彰1次,年度考核至少有1次优秀或2次良好。

  (七)报考者限报一个岗位,报考学科教师岗位的须明确填报XX学段(初中、小学、幼儿园)XX学科(专业)岗位。填报后勤管理岗位的须明确填报XX学校XX岗位。

  (八)下列人员不得参加选调:

  1.近三年师德考核不合格的;

  2.因违纪违规近三年年度考核有"不定等次"或"不合格"等次的;

  3.近三年(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7月31日)受过处分或有违纪违规行为的。

  (九)报考者须持所在直属学校或学区介绍信。

  四、选调方式及程序

  (一)区选调教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确定的选调教师条件负责报考教师的资格审查。

  (二)学科教师选调采取专业知识笔试、教学能力测试(试讲)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笔试

  (1)试题按初中、小学、幼儿园三个层次,分专业统一命题。考试内容:

  ①初中教师:围绕课程标准,以专业对口科目现行初中教材内容为主,占80%,公共课(教育学、心理学)占20%.

  ②小学教师:语文、数学科目为合卷,围绕课程标准按现行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内容为主,占80%,公共课(教育学、心理学)占20%;英语科目使用初中英语科目试题。

  ③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以现行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内容为主,占80%,公共课(教育学、心理学)占20%.

  ④中小学音体美、计算机学科教师:围绕各学段课程标准,均依据现行师范大学(适当考虑师范专科段教学内容)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计算机专业教材内容,占80%,公共课(教育学、心理学)占20%.

  各科满分为100分。

  (2)笔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并公示试讲人员,比例分别为小学语文、数学、幼儿园岗位为计划数的1∶1.5,其他学科岗位为计划数的1∶2.

  2.试讲

  (1)试讲科目与笔试科目一致,人数较少的科目可按专业合并组织。

  (2)试讲采取评委评分制,评分采取百分制。

  (3)试讲命题:由评委即时命题。以专业对口科目现行初中、小学、幼儿园教材内容命题。

  (4)试讲时限:试讲前安排教师备课时间40分钟。试讲时间小学语文、数学、幼儿园科目为10分钟(其中说课约3分钟,虚拟上课约7分钟),其他学科为15分钟(其中说课约5分钟,虚拟上课约10分钟)。

  (5)试讲工作管理:按《公开选调教师试讲方案》办理。

  (三)学科教师选调人员的确定:笔试成绩(占40%)+试讲成绩(占60%)=报考人员总得分。按照总得分由高到低确定拟选调人员,末尾成绩并列者依据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确定。

  (四)后勤管理岗位教师选调根据个人申请、单位推荐和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察工作由专门成立的考察小组组织进行,考察重点为师德表现和教育管理能力(考察方案另行制定)。

  (五)组织审查:办公室设立审查组,对拟选调人员的报考资格、教学业绩及师德表现进行审查,有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行为者取消选调资格。

  五、时间安排

  选调工作从7月24日开始至8月11日结束。

  (一)组织报名:7月24日至7月26日公示《安定区20xx年城区学校选调教师公告》,7月27日至7月29日组织报名。各直属学校、学区安排专人组织本单位报名工作,初审报考者资格,按规定时间统一报名。由所在直属学校、学区统一出具介绍信,并填写《安定区20xx年城区学校选调教师报名审查表》(一式一份,贴二寸近期免冠彩照1张)。报名时需交毕业证、身份证、教师资格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现场采集照相。报名费150元。

  (二)笔试:7月30日下午领取准考证,7月31日上午笔试;8月1日至8月3日公示笔试成绩及参加试讲人员名单;

  (三)试讲:8月3日下午领取试讲证,8月4日试讲;

  (四)确定拟选调人员:8月7日至8月8日进行组织审查。8月9日至8月11日公示各岗位拟选调人员名单。

  六、报名地点

  安定区公园路中学综合楼一楼。

  七、调配

  笔试、试讲、审查和公示结束后,由区选调教师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入选人员具体岗位,办理调动手续。

【【必备】工作方案5篇】相关文章:

【必备】工作方案9篇10-19

【必备】工作方案五篇08-25

【必备】工作方案汇总7篇10-12

【必备】工作方案合集10篇09-13

【必备】工作方案合集7篇08-31

【必备】工作方案汇编8篇08-25

【必备】工作方案汇总9篇08-11

【必备】工作方案汇编9篇07-25

【必备】工作方案模板合集八篇11-09

【必备】工作方案模板汇总四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