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时间:2021-11-24 20:12:2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四年级下册S版语文第五单元的第三课,讲述的是1998年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故事。文章真挚感人,读后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在处理第一课时时,在扫清文章中的基本字词障碍的同时,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埋下伏笔并做好铺垫。比如在第一课时我通过观赏视频,让学生在文字描写的基础上,能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使得同学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设身处地的感受地震的危害之大,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之深,切身感受人们在面临如此大的灾难面前的渺小与无助,奠定同学们学习的感情基调。

  在第二课时的讲解时,首先通过复习导入,再次回忆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围绕文章中对这对父与子的评价展开分析。主要有两条主线: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然后根据这两条线索展开分析。第一:学习课文4--11段: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可以从不同父母的表现角度,分析爸爸的执着和坚定;从不同人的劝说中,体会父亲的信守承诺;从时间流逝的角度,体会父亲的坚持。在学习中可以运用对比、联想的手段引导,分角色朗读以及抓重点词语(挖、依然、不停、只有等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第二:学习文中的12--22段,体会儿子的了不起。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优秀品质。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同学自学体会,小组分角色朗读,讨论交流最能体现儿子品质和了不起的句子。主要围绕15段和22段进行主要指导和分析,体会儿子的先人后己,信守承诺的优秀品质。

  在文章的最后进行课外拓展,可以联系中国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场景和图片,让学生们更进一步的体会这人世间最最伟大无私的爱,激发学生们孝敬父母的情怀。在配乐中写出自己心中想对父母说的话,进行课堂小练笔。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比较连贯,衔接语言比较生动自然,学生们都很进入状态,同时文章线索条理清晰,达到了教学目标,孩子们也收获颇丰,自己在感动孩子的同时也感动着自己。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自己紧张把PPT快放了;有些感情引导比较生硬,没有做到润物无声;当孩子没有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时,自己有些沉不住气,这都是自己今后要加强和改善的。还要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2

  教授这一课,我的目标很明确:抓住一条主线(父亲对儿子的承诺)分成两个板块展开教学。第一板块是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通过反复朗读、想象画面、质疑解难来感受父亲的形象。第二板块则在此基础上,学生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自悟儿子的了不起,然后总结中心句反复出现的用意和好处。最后以学生转换视角,改写课文,来达到语言的转换和写法的模仿。

  本课教学的亮点有:

  1、扎实进行归纳课文大意的训练,有很好的效果。初读时引导学生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归纳文章大意。第二课时,默写词语后,又引导学生运用提供的词语回顾课文大意。这两个环节中,对学生归纳课文大意进行了有效指导,训练面广。

  2、读书环节中始终不忘学法指导,随时提醒学生用不同的读书方法阅读。如比较句子反复读,联系上下文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提出问题等。

  3、小练笔的指导有层次,对学生练写有帮助。课后小练笔是想象阿曼达在废墟下想些什么?说写什么?我把它与学生的阅读理解结合起来,通过一步步地指导,使学生的练写水到渠成。

  (1)改写16小节,将阿曼达告诉父亲的话改成直接对同学们说的话。

  (2)想象自己就是阿曼达读好这段话。

  (3)引导学生想象它们在等待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4)师生合作想象画面,(老师讲遇到的情况,学生想象阿曼达的话和想法。)

  (5)转换角度,学习课文写法,以《废墟中的阿曼达》改写课文。

  本课教学的遗憾之处有:

  1、课堂上的引导还不够机智。比如:当我引导学生质疑时,学生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有的学生就提出了“父亲疼吗?累吗?”这样浅显的问题。当时,我明知学生的问题没有提好,但一时不知怎么引导。只好自己直接问学生是什么支撑着他继续挖下去?这样“质疑问难”的环节就变成了一个过渡,而没有真正起到训练学生学会提问的目的。课后一想,我当时应该顺着学生的思路去引导:父亲当然疼,能不累吗?在你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更大的问题,那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去思考怎样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培养质疑能力才不是一句空话。

  2、第一课时围绕第12小节,设计了多次朗读训练。有个别谈感受读,集体读,男女生读,老师引读,直至背诵。目的是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父亲那伟大的形象。但我的朗读指导不到位,所以学生的朗读只是机械的重复,虽然最后能背诵了,但是朗读的感情还是比较平淡。比如:朗读第一小节时,当学生看了录象还是读得比较平淡,我应该引导“能把这种感觉读得再强烈些吗?”让学生再读一遍,以便尽快进入角色。而当学生朗读具体句子还不到位时,我也应该引导学生“怎么读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哪儿该强调”等注意朗读技巧,这样学生能读得更投入,更有感情,而不仅仅是走过场。

  对于本课教学的反思:

  怎样的语文教学才有效呢?比较两课时的教学,我认为第二课时更有效。首先,第一课时以老师引导为主,学生虽有所悟,但比较被动;而第二课时的教学更加开放,学生学得更加主动。其次,第一课时以朗读感悟为主,但反复的朗读因为指导的不到位显得有些多余;第二课时里学生默词说大意,读文说感想,想象写小练笔,总结写法等,听、说、读、写的实践内容和时间比第一课时多,学生的语言训练也比较实在。最后,两课时虽然把课文学完了,但课堂作业还没能在课堂上完成,这样就势必还需要一节课的时间。看来,课堂上还要再压缩,减少一些无病呻吟似的朗读交流,把时间用到练习上,也许可以使教学更高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3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但篇幅较长。在教学时我紧紧围绕“情景的感染、形象的感悟、心灵的感动”来教学,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情景的感染。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受到感染。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所以上课伊始播放地震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然而在1994年的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有一对父与子却为我们上演了感人的故事。让学生走进课题。

  2、通过分角色朗读父亲和其他人的话,并创造性地加上自己的话“无论在什么时候,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让学生在读中得到一种情景的感染,感受到父亲的坚定不移。

  二、形象的感悟。

  父亲和儿子的形象都是如此的了不起,教学时,我紧紧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父与子的了不起,本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并出示要求让学生默读课文去寻找有关的语句并写下走进的感受。我觉得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品味会比远超过老师给予。抓住文中一个文眼——“了不起”,以此为立足点,对全文进行解读,在解读父子“了不起”的过程中,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领悟去读去感受父亲的伟大,让学生从父亲的“了不起”中感悟到了父亲的坚定不移,感受到爱的伟大力量。

  三、心灵的感动。

  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最后,在小练笔中得到提升,让学生走进现实去感受父母对子女的爱。使得心灵间萌生互动。

  四、本课教学中的一些不足:

  1、学生感悟的不够,自己的教学激情不够强烈,学生的感受还不够深刻。

  2、对于文本的挖掘还要在深刻些,学生对于父亲的爱,这种坚定地寻找中去感悟。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4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我把“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感受到父与子的了不起”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重点抓住了文章的一个中心点,以点引面,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

  一、抓住中心,感悟文本

  教学时,先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说父亲了不起,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段落,重点是课文的3、5、12自然段,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抓住空白,想象说话

  说儿子了不起,让学生找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课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在老师的讲述下,引导学生体会年仅七岁的阿曼达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食物,没有水,只有恐惧与危险的情况下,苦苦等待父亲的救助,但他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在出去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儿子的子不起。

  三、读中体验 感受父子情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景中,让朗读使学生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从而实现文本的教学目标,感受父子情至深。如学习“36小时”是怎样的挖掘?在这里,我采用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想象父亲在不断地挖掘中,又有遇到怎样的困难与危险!或是余震不断,或是塌方连连……每一次危险都可能是致命的!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将这段文字读懂、读活、读厚、读出情味,这是感受伟大父爱的关键所在。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最后通过播放汶川地震中感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平凡而伟大的父爱、母爱,再让学生结合6月19日的父亲节,表达对父亲的爱。把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进一步体会父母的伟大而无私的爱。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过于注重教学流程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生成。

  2.学生朗读不够到位,没有真正融入到文本中。

  3.借班上课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教学机智欠缺。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5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第九册第十七课课文,是父母的爱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在废虚中救出儿子及儿子的十四个同学的故事,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着追求的精神,这一课的学习目标是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感受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

  在教学中我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深入探究.学生从父亲的动作、语言、外貌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父亲的艰辛和父亲伟大的爱,感受到父亲是一个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人。从阿曼达在废墟上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让同学出去,感受到儿子的`了不起,父亲为信守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展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因为父亲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而变得勇敢富有爱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亲情使人无私高尚,亲情能创造神奇般的奇迹。

  结尾我设计两个可能发生的局面一是找到儿子但儿子已经死了;二是父亲在找孩子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在天国和孩子在一起。在这两种情况下父亲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吗?学生感受到父亲都实践了他对儿子的诺言,展示了他对儿子浓浓的爱,这足以让人尊敬,让人觉得“了不起”这样的教学设计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得到了发展。

  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比如:猛然想起平常说的一句话“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让学生想象在什么情况父亲说过这句话。在描写爸爸外貌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以此深化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作为课改经验不足的我,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

  自身的教学水平还不过关,课上的应变机智不强,当引导学生从“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中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父亲挖掘36小时?时,连叫了3名学生没有提出我预设的这个问题。我心中有些慌乱(因为这节课有校长听课)一时找不到恰当的点拨方法,又怕延误时间,情急之中,自己提出了问题。因此我也非常紧张,致使自己不在状态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于语文教学我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在分角色朗读阶段,我设计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人物心里,读出相应的语气。然而在朗读父亲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儿子这部分课文,学生没有读出父亲的悲伤,发现儿子还活着时,父子的对话没有读出兴奋的语气,没有表现出喜悦与幸福。经我朗读指导,学生已能动情朗读,但学生并未走进文中,走进现场,同时也浪费了时间。

  反思一下,如果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句子,反复研读,出示5.12汶川大地震的资料图片,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地震的场景唤起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现场,入情入境,亲身经历事件感受父爱的伟大和了不起,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会更好。

  总而言之,这节课的教学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我深深地知道在教学上离校长提出的教学思路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漫长的教学中需要我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钻研教学,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氛围。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6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重点抓住了文章的一个中心点,以点引面,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

  一、抓住中心,剖析文本

  这篇文章中,坚定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细细分析课文,抓住了“一个中心线索”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由这个中心点挖掘出这对父子的了不起,这是文章的精华所在!

  文中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他孤军作战,伤痕累累。仔细研读,学生很快找到这一场景:“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段话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学生很明显感受到父亲为了救儿子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能体会到父亲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以及父亲绝不放弃的信念。同样,“有其父必有其子”。阿曼达简简单单的一“让”,不仅让出了小小年纪的勇敢、让出了对他人的关爱、让出了父子血浓于水的亲情,更让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信念。

  二、情感震撼,读中体验

  语文课堂是学生充分体验感情的课堂。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情感,就要有动情的语言,震撼学生的心灵。在提炼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进行朗读训练时,我采用了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

  师:当父亲看到漂亮的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的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他一次一次想放弃的时候,回响在他耳边的还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样多个环节的朗读,反复地感受,从而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父与子之间的情感。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过于注重教学流程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文章中有两句父亲的语言描写:(1)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2)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虽然父亲口中是同一句话,但是却包含父亲截然相反的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这种情感的变化,但是我为了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没有给学生更多时间,加上自己情感的朗读,忽略了学生情感的生成,这让我感到很遗憾。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尝试,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思考,我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的反思、探索,真正让自己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7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领悟文章的深刻内涵呢?反思我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几点:

  课前备课时,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两个简单又跟课文紧密相关的导入问题: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让学生感受地震的大和给人带来的巨大灾难,“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了不起”是什么意思?并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这个围绕全文的问题进行教学,从“父”与“子”两方面来深入课文,品味重点句段。感悟父亲了不起时,先让学生画出表现父亲了不起的段落,主要在3、5、12自然段,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送进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如表现父亲了不起的文段有“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体会36小时有多长,平时这么长的时间,人们都干些什么,而父亲的36小时只是在干着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父亲的坚持和对儿子的爱;其次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直接写父亲挖了36小时,而是要罗列时间进程,让学生品味时间后面隐含的深意;说儿子了不起,我让学生找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课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感悟是对父亲的信任和父亲的那句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让七岁的阿曼达充满力量,坚持等待。从而进一步领会父爱的伟大和承诺这一力量源泉给父子带来的影响。同时小练笔,“想象废墟中的阿曼达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也给了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波澜,对进一步理解课文,领悟课文的深刻内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文本的把握处理上,我还是有不足之处,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却忽略了其他细微的地方,这样是不够全面的,如在教学“劝说”父亲部分,没有强调指出,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当时情势的危急——这场地震空前巨大,这里的损坏程度是极其严重的,人员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塌、爆炸、余震等危险。所以其他人基本上认为援救已经没有意义。课文结尾时我没有再强调父亲的了不起是因为父亲不仅救了自己的儿子,还救了其他13名儿子的同学,没有使父亲的了不起再次得到升华。如果能关注到这些细节,教学效果会更好。另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关系,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太少,没有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是一大遗憾。而这也给我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思考,要多关注细节,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8

  这片课文讲述了在父爱支撑下儿子获得新生命的故事。这是一个感人肺腑、给人无限启示的故事。课文的编写意图是使学生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课上我首先让学生进行一次资料的交流展示,检查课前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情况,同时交流对地震了解。这是进入新课的第一步准备。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所以,我把更多的交流机会放在了课下,比如:让学生做一次以“地震”为主题的手抄报展览,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本文语句浅显,对话丰富,非常适合朗读。所以,我将不同的朗读形式贯穿始终。譬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小组赛读、教师引读、师生对读……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而且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能更加深刻地体会人物心理。

  阅读感悟,我采取了让学生画出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标出感受的方法。这样做是为了使学生珍视自己读书过程中获得的独特感受,潜移默化地形成有利于阅读和写作的习惯。然后进行有序地引导阅读,使学生在朗读后不断深入课文,不断明化文章特色。

  为了使文章的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我在品读全文后安排了两个独特的环节:请学生读家长为本文写的读后感和创编小诗讴歌亲情!家长的参与,不仅是父母与孩子一次心灵上的沟通,也是效仿文章的主人公,感受真爱在身边。

  课中我还是用了“阅读想象法”和“读写结合法”。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想象父亲挖掘了38小时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什么危险?儿子等待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充分体现了人物坚毅性格特征。仿写,是作文无可写的最好锻炼方法。所以,课中安排了两处小练笔环节:仿写父亲的外貌写儿子;写讴歌亲情的小诗。

  最后,推荐阅读时给学生走向语文大世界指引了一条光明之路,也是对本篇文章学习后的一次深化拓展。

  结尾处的朗读小诗,是将本单元主题“人间真爱”扩展开来,升华上去,不仅是“爱”的传递,也是整个单元主题的最佳诠释!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9

  丽雅交待今天的两节语文课用来第四单元考试,可因为打印室的机器坏了,所以只能临时准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备课如果是有感觉的话,时间少点也不要紧。今天就是这种情况。

  我先初步理清了课文头绪,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就是将这位父亲形象借助课文语文语言铭刻在孩子的心里。如何分层落实呢?

  一.感知背景,进行铺垫

  关于地震,孩子们是没有生活体验的,但对此又并非零起点。他们在影视作品、报刊杂志或是课堂学习中对此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这应是学生的学习起点,所以课堂切入的谈话也就从地震开始了。接着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了解这场大地震。从对地震的一般了解到具体到某一次地震的理解,学生对于地震本身灾难性的认识已有质的飞跃。这为进一步阅读文本中的故事,走进故事中的人物内心有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直面父亲,浓墨重彩

  父亲是这个故事的重要人物,但作者在描述中始终保持着客观冷静的态度。文中唯一带有强烈个体情感倾向的就是结束时这对了不起的父子的表达。我想这也是作者在写完整个故事之后,无法自抑的流露。作者对这位父亲最重彩的描写就是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作者从时间的长度,父亲的外貌,他人的行为等角度将一个偏执得有些发狂的父亲作一个细致的描写。在这里,36小时是个怎样的概念?那是整整两个白天一个黑夜的漫长,那是学生两个星期的课时量!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父亲在不断地挖着,在一片废墟里,又有着怎样的困难与危险啊!或是余震不断,或是塌方连连每一次危险都可能是致命的!在这里,我采用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这段文字读懂、读活、读厚、读出情味,这是感受伟大父爱的关键所在。

  三.旁敲侧击,映衬烘托

  在这一场灾难中,在这一片废墟里,其实还有很多家庭、很多父母都有着同样的遭遇。难道说他们都不爱自己的孩子吗?或是爱的不够深吗?为什么会只有这一位父亲孤军奋战呢?不是的,那是面对一片废墟,凡是还有一点理智的人都能看到,生还的可能几乎是不存在。所以,很多父母绝望地离开。好心人的一句太晚了,没有希望是多么辛酸的无奈,消防队长与警察以专业的眼光作出理性的分析:这里太危险!但是,这些所有合情合理的规劝都无法使父亲放弃一个没有理智的行为。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一次又一次语无伦次的回答,执着得近乎固执的追问,让我们看到此时所有一切的理性思考与客观分析都不存在,占据他内心的只有那父子之间曾经的承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这里,通过师生的对读,引导学生对他人行为的理解,从另一个角度再次深切地感受伟大的父爱超越一切!

  整个设计简单、朴实,紧扣语文本质,紧贴情感共性,带领学生经历一场深刻的爱之旅程。

  后记:我瓯海的一位同学也研究过这一课,课后在网络上找到她的反思,没想到与她的上课思路基本一致。反思里的很多语句也就借用了她的语言。真有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欣喜。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0

  这一次参加与xxx小学的同课异构活动,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前期备课准备的环节我就得到了同组的张志刚老师、张彤老师、王艳的老师的指导。在多次试讲期间,付主任和xxx小学的于主任及老师们都给予了我许多意见,及时的指出了我教学设计中的不足。我也集各方建议不断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此对各位给予我帮助的老师们道一声感谢。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同时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13名同学。

  本组课文以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为情感主线,以让学生从语言、外貌、动作描写中体会情感为学习方法。因此我将教学重难点制定为: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紧紧围绕从语言、外貌、动作描写中体会情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加入自主合作学习的环节。利用对比、想象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教学过程中,还注重了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鼓励他们用方法学。布置的小练笔任务也是紧紧围绕描写人物语言、外貌、动作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展开的。

  课后区教研员张老师做出了点评,指出了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譬如在指导学生的朗读方面还应多钻研,多求教,多探索。给学生把“读”和“悟”紧密地联系起来。再比如:树立课堂教学中的语用意识,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应当大胆尝试将语用的练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这一次活动我收获满满,今后若有类似的教学实践活动,我还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无止境,作为青年教师决不能放过任何一次的锤炼自己的机会。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1

  我是一名刚到该学校的教师,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我上了一节汇报课。课题是《地震中的父与子》。

  上课之前,因为有很多老师来听课,我很担心学生们的上课状态,不是对学生没有信心,而是因为这个班是一个新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只是在初步养成阶段,还需进一步巩固。

  在课堂上,我的担心没有多余,但也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虽然孩子们的表现不是非常活跃,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还是让我由衷地竖起大拇指。他们太可爱了!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

  1、我在努力地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开始上课时,我就告诉学生:今天我是不把问题说出来,而是让大家读课文,然后思考老师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怎样回答?在自主、探究学习之后,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听取大家的意见。因为每节课不可能提问到每一名学生,所以小组学习就是他们展示自我的一个空间。

  2、拓展思维训练:

  学语文是为了应用,我们应该具备大语文的教学观。在教学中,让孩子们切身感到人物品质的伟大的同时,让他们代表不同的人物写出想对父亲说的话,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自己内心的震撼。做到了读写结合。

  回到办公室,我们组的老师真诚的给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我忽视了对学生的承诺:

  因为在讲解课文之前,我说谁能猜到老师的问题将有奖励。老师们建议说:应该以此为契机,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是呀!我们都在挖空心思来营造课堂氛围,但往往忽视了课堂中的一些细节,没有做到以小见大,没有扎扎实实去做好。

  2、要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并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

  在教学中,我让一名同学到前面板书了不起,孩子在黑板上写了大大的三个字,我却因为字太大,没有和老师的板书协调起来,而让孩子把字改小了。遗憾呀!遗憾!多么好的一个深入理解课文,小结课文的机会,因为教师的问题而浪费掉了。应该告诉同学们:他对课文理解的多深刻,一个大大的了不起足以说明这对父与子的伟大之所在。这比老师说十句话所起的作用还要大。真是让我感到万分的遗憾!

  课虽然上完了,但我深深知道:以后的路还很漫长,课堂上,老师应该把课堂这个大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吐露心声,让他们无拘无束的说。老师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的体会得到升华。

  希望老师们不要忽视我所忽视的问题、现象,让我们的课堂更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我们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而努力。

  一点不成熟的理解,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您指点。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2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反思我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直奔中心,以疑促读。

  先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了不起”是什么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结构简单朴实,体现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一个中心词“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板块,感受父亲的了不起,清晰明了;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贯穿全过程。删繁就简,集中目标,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自主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发展。

  二、抓关键词,领悟感情。

  1、“他挖了8小时,……”中,我抓住“挖”,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父亲除了“挖”还要做哪些事。学生很轻易就说出了“搬、扒、刨、推”等动词,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亲挖掘的艰难、艰辛。

  2、“颤抖”父亲为什么会颤抖?学生比较容易地说出了“因激动而颤抖”“因疲劳而颤抖”但学生很没有体会到父亲此时急切的心情。我让学生找到文中的这句话“一个安全的出口……”我马上让学生看课本的插图,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这儿根本就不安全,父亲急切地想尽快救儿子脱离险境,所以声音会“颤抖”。

  3、“幸福”是什么让父子俩如此幸福?(爱、承诺、信任、亲情)再让学生们幸福地读一次,这样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父爱”这一主题,起到了升华主题的效果。

  三、巧妙引读,读中悟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句子,在读中去品味、去感受、去体会句子的含义和所包含的感情,我精心设计了3处引读。

  1、在其他人阻挡父亲挖掘时,父亲看似简单相似的三句问话,却蕴藏着不同的内心世界(恳求—焦急—发疯),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的心情变得越来越急,甚至失常,所以说话的语气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通过点拨、引读,学生们走进了文本,和文本进行了对话,进一步体会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2、多次回应引读重点句“他挖了8小时,……”让学生体会到父亲在挖掘时的艰难、艰辛,时间的漫长,以至于最后伤痕累累。

  3、在学生体会到“无论什么时候,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一句父亲的承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时,就这个句子我设置了三次引读。这三次引读刚好与课后习题结合起来。

  四、读中想象,超越文本

  在学生读懂了“他挖了8小时,……”这一句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当学生描述自己的想象不尽如人意时,我适时加以点拨:可以加上父亲的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这样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了,其中余楚楚描述的画面令全班惊叹,也让听课的老师们点头赞许。

  在体会儿子的勇敢、了不起时,我让学生闭目想象,通过我的描述,把学生带入到阿曼达所处的废墟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只有7岁的阿曼达,在如此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顽强。

  五、巧妙拓展,激发感情。

  对于语文教学,我感觉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充满主观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发挥。当学生体会到父亲坚持不懈地挖了38小时,所表现出来伟大无私的父爱时,我结合汶川大地震,出示了4幅催人泪下的图片(1、跪寻儿子 2、背儿子回家 3、陪儿子治疗4、手机短信)凄惨、悲凉的背景音乐响起来,再加上我动情的旁白(后来声音颤抖,哽咽着几乎说不出话来),当时感人的情景不但感染了全班同学(好多学生的眼睛红红的),还感染了听课的评委、老师(当时,好几位老师在擦眼泪,下课后还有老师在擦眼泪)。我想这一切都是真情的流露,感情被调动起来了,被激发出来了,“父爱”这一主题得到了很好的升华。

  在结束时,我向学生推荐了一篇也是表现伟大父爱的文章《父爱没有力学》,让他们课后去读一读,达到“教一篇,带一篇”的目的。

  六、分角色读,走进文本。

  在教学父子相见时的对话时,我安排了分角色读课文,我也以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充当父亲的角色。我相信这样既起到了引导学生怎样走进文本,读好文本,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又能让学生对父亲的了不起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融洽师生关系,烘托课堂气氛,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七、精心设计,巧妙板书。

  我精心设计了板书,结合课文内容,根据学生的理解,板书就这样生成了。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3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但篇幅较长。在教学时我紧紧围绕“情景的感染、形象的感悟、心灵的感动”来教学,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情景的感染。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受到感染。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因而我在教学时注意媒体的运用。上课伊始,播放有关大地震的录象,教师激情导入:地震是多么的残酷,多么地的惊心动魄,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它给人类带来多少灾难!但是面对这样的灾难,有一对父子却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17《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样一下子就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2、通过分角色朗读父亲和其他人的话,并创造性地加上自己的话“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让学生在读中得到一种情景的感染,感受到父亲的坚定不移。

  (二)形象的感悟。

  父亲和儿子的形象都是如此的了不起,教学时,我紧紧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父与子的了不起。从课文的具体描述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我是这样落实的:以多种形式的读为主线,抓住文中一个文眼——“了不起”,以此为立足点,对全文进行解读,在解读父子“了不起”的过程中,又以丰富的情感体验为载体,避免了那样纯理性、毫不动容的对文本的解剖。课堂中,我以自己的激情驱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领悟,不断增强感悟能力。我下子抓住了触动他们心灵的语段,动之以情地读,动之以情地想,晓之以理地说,发自内心的写,无不让学生从父子的“了不起”中感悟到了父亲的坚定不移,儿子的坚信不疑,感受到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三)心灵的感动。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把视野放宽了,我想不仅让学生能感知到文中父与子的了不起,还要让他们在心灵上得到一种真正的感动,并由引发思考。于是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为自己的父亲洗脚,看看父亲的脚与自己的脚有什么不同?拥抱父亲三分钟,写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父亲的辛苦与劳累,受到心灵的震撼。

  总之,在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使学生真心实意地爱语文,扎扎实实地学习好语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4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在废虚中救出儿子及儿子的十四个同学的故事,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着追求的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本文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力求抓住文眼,聚焦形象。这篇文章中,坚定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细细分析,决定抓住“一个中心线索,两个突破点”整体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两个突破点就是“父亲的了不起”和“儿子的了不起”。

  这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把这两个点拿出来,以点带面,在这两个点上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课前,对于这个教案,我觉得内容有点多,如果学生上课配合不好,很可能我设计的环节会耽误时间而导致课上不完。通过半学期的努力,根据我对我班同学的了解,大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好。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配合也很默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很顺畅,包括中间的指导朗读环节,我觉得能让孩子充分地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最后不仅把课文学完了,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深沉的父爱。

  但作为经验不足的我,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当引导学生从“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中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父亲挖掘36小时,连叫了三名学生没有提出我预设的这个问题。我一时找不到恰当的点拨方法,又怕延误时间,情急之中,自己提出了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对于语文教学我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

  在分角色朗读阶段,我设计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人物心里,读出相应的语气。然而在朗读父亲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儿子这部分课文,学生没有读出父亲的悲伤,发现儿子还活着时,父子的对话没有读出兴奋的语气,没有表现出喜悦与幸福。经我朗读指导,学生已能动情朗读,但学生并未走进文中,走进现场,同时也浪费了时间。反思一下,如果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句子,反复研读,出示大地震的资料图片,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地震的场景唤起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现场,入情入境,亲身经历事件感受父爱的伟大和了不起,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会更好。总而言之,这节课的教学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在今后漫长的教学中需要我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钻研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5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大地震中的故事,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本文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但篇幅较长 ,在教学时我紧紧围绕“感动”来教学,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

  小学生对地震知识了解较少,仅凭文中对地震造成的灾难的文字介绍,是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为了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了解地震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于是,我在课前播放了精心收集的地震资料,在老师的解说下与画面的喧染下,学生深深的感到了地震的恐怖与无情,为学习课文做好了情感铺垫。

  二、感悟形象

  课文中有三个描写父亲的场景非常感人:第一个是他悲痛欲绝,但重新挺立的场景;第二个是许多人劝他别挖,但他不听劝的场景;第三个是他孤军作战,伤痕累累的场景。为了让学生感悟这三个感人的场景,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思考:文章哪些地方写了父亲的“了不起”?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想一想为什么?学生带着疑问经过仔细研读后发现,第三个场景最令人感动。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让学生想象在这36小时里你会做些什么?而这位父亲又在干什么?其间有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教学过程中,又以丰富的情感体验为载体,避免了那样纯理性、毫不动容的对文本的解剖。教学中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内容,体会了文章的情感。

  三、激发想象

  如何让父亲的光辉形象从文字中跳跃出来,在学生头脑中鲜活起来呢?教学中我让学生大胆想象:父亲会对孩子说些什么?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想说得话。听着学生的这些描述,我知道这是他们对文中一些句子的理解体会,把课文读进去了。

  四、本课教学中的一些不足:

  1、学生读得不够,教师讲得太多了。

  2、朗读指导还不是很到位。

  3、插图利用不充分。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8篇06-25

初二地理教学总结12-15

高二地理教学总结11-11

高三地理教学总结06-30

教学拼音的教学反思12-19

教学故事的教学反思12-03

识字教学教学反思11-28

口语教学教学反思11-21

教学数学教学反思11-16

高一地理教学总结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