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计划>一年级教学计划

一年级教学计划

时间:2021-07-01 09:15:36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年级教学计划范文汇总8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教学计划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教学计划范文汇总8篇

一年级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环保教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以此为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继续高度重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努力形成立足于学校,渗透于课堂,服务于社会的环境建设模式。

  二、主要措施

  本年度,我们将巩固去年创建的成果,采取扎实的措施,在环境教育的实效性上做文章。

  1、突重点:渗透于课堂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环境教育应立足课堂,利用课内教育的主渠道,持之以恒地进行渗透。为了提高干部、教师关于环境科学知识和自身环境意识,我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环境科学知识和环保法规的学习、考核,组织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要求各教研组组织教师根据教材制定环境教育在各学科渗透的知识要点,使环境教育能有目标、有计划、有内容、系统地全员参与,逐步探索、逐步深入地开展起来。

  例如,每学期安排环境保护素质教育专题讲座,思品和社会课上通过国情、乡情教育使学生了解国家的环境状况;化学老师介绍硫、

  碳燃烧时对大气的污染及产生的温室效应对生态平衡造成的威胁,指出酸雨的严重程度等知识内容;语文组组织环保小论文评比、手抄报评比等。这样,增强了环境教育的形象性、真实性,加深了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2、抓关键:寄寓于活动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还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兴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我们将立足于校园,适当走出校门,继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强化环保教育,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努力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特别是利用具有纪念意义的纪念日,开展活动。每年的纪念日都有一定的主题,校团队部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如专题讲座、参观调查、纪念活动、模拟场景、征文竞赛等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学校还成立环保督查小分队、义务植树小分队,树木修剪小组等环保活动小组,并配备辅导教师,定期组织环保活动,参与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劳动。利用学校的大扫除,对全校师生进行教育,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节约用纸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尝试一些现场调查环境质量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自来水厂,实地考查水质污染状况,查找原因,为改善环境出谋划策。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和教育部门参加各种环境宣传活动。重视每年的植树节、水日、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期间,组织学生散发环保资料、拾捡白色垃圾。

  3、强熏陶:潜移默化于环境

  过去的一年,我们一方面对已建成的绿化、盆景、雕塑,进行养护,一年四季绿意萦绕,花团锦簇。另一方面,我们舍得投入,加强了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建设,制作了环保教育的标语。今年,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校园铭牌的作用,来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做护绿的模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环境教育中,我们的老师要注意以具体的行动来教育学生,以高尚的爱护环境的行为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从而营造一个保护环境的氛围,如春风化雨,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4、攻难点:结合于习惯

  我们要把环境教育与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出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在校的行为习惯爱护环境、卫生习惯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时时刻刻从每一桩小事做起,养成爱护、保护环境的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费粮食”、“弯弯腰,捡起一个洁净的校园”、“环保模拟法庭”等。在校园里设置废电池回收箱,要求学生不乱扔电池。学校学生会要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检查,做到每天小检查、一周大检查、一月一评比。从而使我们学校一年四季“绿”(草坪等)的常绿,“白”(墙壁)的常白,地面常洁,门窗常净。

  总之,我们要在上级教育、环保等部门的指导下,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

一年级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科学教材是以学生生活经验圈的不断扩大逐步展开教学内容的。按照“家庭—学校—家乡与祖国—地球和宇宙”的脉络,随着学生成长过程中生活经验圈及视野的不断扩大,逐步扩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体现多学科知识的整合。突出了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注重探究学习活动安排,尽可能让学生投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从而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获取一定的科学知识。注意了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利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科学素养的逐步形成。教材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每个阶段设计了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如种凤仙花单元,分别设计了播种(认识植物的种子)、观察茎叶的生长(认识植物茎叶的特点)、研究凤仙花的花(认识植物花的构造)、对“结果”的观察研究(认识植物果实的特点及存放种子的方法)、对凤仙花一生的生长情况进行整理(了解生物的生命周期),而且,每一课有较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活动,便于教师操作。同时,这些内容又是相关联的,它们是根据植物自然生长过程有机编排的,在教学实践中,有利于教师针对植物生长阶段的最佳时机,调整实施教学过程。

  三、学生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 76人,通过半年来的科学课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喜欢动植物,能参与课堂学习,动手实践操作,但观察的注意力不集中,没有目的的观察,不会从动手操作中总结经验,学生的合作交流也不强,喜欢单独行动。本学期在学生在以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1、 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个器官的作用。

  2、 能通过观察、比较、分类、测量、解剖等方法认识植物的各个器官。

  3、 了解周围更多的常见植物的名称,能对常见的植物进行分类,说出它们的典型特征。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4、 通过栽培凤仙花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生命周期)。

  5、 学习简单的栽培技术。

  6、 学习用图画、数据、语言描述等方法记录观察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7、 学会用种子制作标本

  8、 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

  9、 意识到不同的问题要用到不同的探究方法。

  10、 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

  11、 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12、 能通过对凤仙花和其他植物的研究,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13、了解当地濒危植物的种类及保护它们的重要性。

  14、 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第二单元

  1、 通过喂养蚕,了解蚕的生活习性、生长过程。

  2、 通过书本、上网、请教他人等方式,收集与蚕相关的资料,并学会做资料卡片。

  3、 通过指导学生养蚕,使学生能了解蚕的一生的形态变化。

  4、 能观察并描述蚕各阶段不同形态的主要特点,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培养学生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蚕的生长过程。

  5、 通过对蚕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关系的了解、研究,体会到事物是不断变化的,自然事物各种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

  6、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蚕,培养学生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兴趣和习惯。

  7、 通过学生亲自养育蚕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饲养小动物的一些技能。

  8、 通过喂养蚕和做蚕盒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9、 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好品质。

  10、 通过解决养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主动与人合作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11、 通过养蚕这一过程,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12、 意识到养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劳动带来的成功感,培养勤动手、爱劳动的好品质。13、 为学生创造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三单元

  1、 认识几种常见布料,如:亚麻、棉布、丝绸、毛皮、化纤和毛料等。

  2、 知道这些布料的主要特点、用途及原料来源。

  3、 知道各种不同布料的吸水性、保暖性不一样。

  4、 知道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的表面,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5、 知道影响水蒸发速度的因素(温度、接触面积、有无风)。

  6、 知道保温的基本方法。

  7、 能列举生产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以及保温和散热的例子。

  8、 能正确使用温度计和酒精灯。

  9、 能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同一事物的特点,并对事物特点做细致观察。

  10、 能借助工具进行观察,准确记录观察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认识事物特性。

  11、 能有条理地经历“问题——推测——计划——实验——分析”的科学探究过程。

  12、 能通过实验收集的事实对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

  13、 激发学生对生活物品——衣服的探究兴趣,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4、 在探究活动中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

  15、 了解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发明新的材料,让学生体会到科学能使生活更美好。

  第四单元

  1、 能判断物品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如木头、金属、塑料、纸等。

  2、 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在不断发明新的材料。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激发创造意识。

  3、 认识某些材料的性质,根据这些性质对材料进行分类。将材料的特性与它的用途相联系。

  4、 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

  5、 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人类和环境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人类对环境负有责任。

  6、 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

  7、 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8、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9、 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10、 愿意合作与交流。

  11、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12、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第五单元

  1、 知道电流流经的道路叫做电路。电流必需在一个闭合回路中流动。

  2、 了解解决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采用排除法。

  3、 了解开关的结构和作用,认识开关的重要性。

  4、 知道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5、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

  6、 知道电能产生磁,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7、 知道电能是一种常见的能源,以及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8、 能组建基本电路。

  9、 能通过观察、比较、分类、测量等方法认识有关基本电路的问题。

  10、 能通过对有关电路问题的探究,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11、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12、 能在有故障的电路检修中使用“排除法”。

  13、 能与同学合作制作一个电热切割器。

  14、 意识到不同的问题要用到不同的探究方法。

  15、 在探究活动中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

  16、 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17、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18、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加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优效。

  3、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实践能力。

  4、做好观察、操作、制作、记录的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坚持力。

  5、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会探究。

  6、精心设计拓展活动,联系现代科技、生活,并加强学以致用的培养。

  7、加强优生和学困生的联系,互相帮助。

  8、将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两个单元交叉进行教学,既可解决观察周期长的问题,又可同进进行动植物生长的变化的观察,了解其相通之处,完成对生物生命周期的初步认识。

一年级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随着全球经济、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一体化,社会对人才要求:年青化、知识化、技能化、专业化。尤中国加入WTO后,English get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moderm society。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必须响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主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基础语言能力和英语语感能力,循序渐进地建立起英语语言思维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原则

  以听为首,以听助说,听说整合,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废止“聋哑英语”。教师全情参与课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高质量的上好每一堂英语课,使知识、技能、兴趣、音乐、情感、享受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中掌握知识,在玩中体验,在体验中享受成功,在成功中激发潜能。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共 人,是整个年级中学生最多的一个年级,学生上课时的控制能力差和思想注意力不集中,且学生刚接触学习英语,对英语学习没有基础,所以教学难度很大。少数学生在学前班学过一点,但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英语,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面向全体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英语的语境。

  四、教材分析

  此套教材New Stand English,全书共分13个模块(Module)。每个模块分三个单元(Unit),第一单元呈现本模块所要学习的语言内容,第二和第三单元提供若干任务型(Task-based)练习,包括歌谣和小诗。

  通过对歌谣和小诗的学习,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第二是提高发音的正确性;第三通过这些英语国家儿童所熟知的歌谣,介绍一定的西方文化。其中的一些不常用单词,不要求学生在歌谣之外使用。

  本册书考虑到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特设计了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句,主要有以下内容:问候并回应;询问姓名、年龄、地点、物品等,并给予回答;数字1-12;谈论人、物品、地点、动物;表达自己的喜好等。课文中所有内容都是依据语用、语境和语义相结合的原则而呈现的,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应积极参与到老师特设的语用和语境中,掌握语句和词语的基本语义,逐步获得最基本的运用英语的能力。

  五、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听懂、会说一些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并能在情境中运用。

  2、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掌握生词的读音、书写及中文意思。

  3、通过歌曲、游戏、歌谣、游戏、制作等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认真备好每节课,精心设计教案。

  2、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师角色,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方式,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有讲有练,精讲精练,有动有静,让学生说起来,动起来。

  4、实行开放式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交流中提高英语交际水平,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

  5、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听懂一些日常生活对话,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

  七、教改设想

  1、应用英语教学活动研究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探讨英语教学最佳教学方案,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进度

  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学习英语,对英语有一段认识的过渡时期,所授内容不宜太多、太快,授完一定的内容后,必须进行巩固练习;而此套教材内容涉及多且广(全书13个模块(Module),每个模块分三个单元),所以每个模块(Module)需3至4个课时,又一周只有两节英语课,因此本期教完第八模块(Module 8 Animals),其余的下个学期继续。

一年级教学计划 篇4

  写字是人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素质,“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写字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具有育德、启智、修身、养性、审美的功能。小学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写字教学是小学生的基本训练之一,抓好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品质、写字技能。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贯彻市局文件精神,创建写字特色学校,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写字教学,提高教师的写字教学与科研水平,训练学生的写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完善写字教学评价,实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具有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以及“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目标。

  二、总体目标:

  通过写字训练使学生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并有一定的速度;具备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能力。通过写字教学,使学生初知书法,欣赏书法,爱好书法。

  三、工作要点

  1、完善制度。把学生书写问题作为平日教学巡视的重要内容,随时给予关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学年组织一至两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写字比赛或抽查,定期举办作业展览等。

  2、营造氛围。校园环境是一块强有力的宣传阵地,要积极开辟师生优秀书法作品展示橱窗或专栏,营造浓厚的书写氛围。定期举行学生作品展览,让学生感受优秀的写字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并对自己提出不足和改进的措施,形成互学互比的局面。

  3、确保时间。确保每天20分钟的练字时间,每周上好写字课,老师要强化写字训练,确保指导到位。

  4、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写字教学的重要性,提高教字工作计划性和主动性。

  5、加强写字教师基本功培训,提高写字教学效率。

  6、强化业务。组织教师参加硬笔书法学习,提高教师书写水平。

  7、作业练习。每天写钢笔字一张,定时练习粉笔字。

  8、研究教材教法。开展研讨,探讨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9、认真制定学年写字教字计划,写好写字备课,保证教学时间,加强教学示范讲解。

  10、认真批阅作业,大力开展竞赛,积极引导激励学生。

  11、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形成氛围。各学科教师要通力合作,共同重视学生作业的写字质量和书写行为习惯的纠偏,共同推进写字教学的深化。

  12、积极开展研讨,总结形成我校自己的写字教学模式。

  13、重视人才培训和“苗子”发掘。

  14、写字教学语文教师人人过关(成为行家里手),对学生普遍教学的同时,培养兴趣,发现苗子,凸现特长。

  对学生的要求

  1、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坐姿和执笔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①牢记“五要三离”②会背写字歌歌谣③会做写字韵律操

  2、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

  ①字的基本笔画,主要有如下一些:

  横、竖、撇、捺、点、提、折、钩等。

  ②汉字的笔顺规则,可分为基本规则和补充规则两种:

  基本规则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

  补充规则有先中间后两边、右上或里边的点后写等。

  ③汉字的间架结构,有如下六种: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

  ④汉字的偏旁部首。

  3、对小学生的写字提出严格要求,那就是六个字:“规范、端正、整洁”。

  作业要求

  1、严格学生的作业,要求做到书写工整、规范、美观,力争一次写好,不涂抹。修改有统一的要求。

  2、行款整齐,用格要居中,大小要适当,字距要合理,行距要恰当。

  3、在正确、端正、匀称的基础上,有一定的速度。

  4、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评语对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评价。

  四、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1、评字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评、互评、点评,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1)自评。这一环节最好是在学生仿写的过程中。当写好一个字后,随时和范字对照,找出不足之处,以便在写下一个字前加以改进。当然自评也可以,在小组互评时,看着小伙伴们写的字,跟他们的作品对照,面对面地展开自评。这样可以增强孩子敢于发现自己缺点和不足的勇气,培养其诚实的品格,陶冶其情操。

  (2)互评。在仿写后,积极组织学生互相评议,或选取几份作为例子,集体评议。评议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评价的标准及评价原则。如“书写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的笔画是否突出,运笔是否到位,字面是否整洁,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等。”当学生有了评价的准绳之后。评价就能有的放矢。同时,在互评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照自己的书写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习借鉴,以便改进。通过互评不仅能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观察分析佳力,也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使他们不骄不躁,能正确全面地看待人和事物。

  (3)点评。在点评过程中,教师的点评往往起到关键作用。有时教师的一句点评可以增强学生写好字的信念。这就要求教师的点评要恰当准确,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写得不足的地方,可以委婉地指出,帮助其改进。

  2、完善考试评价标准。各学科检测都要设有规定学生书写的评分要求,重视卷面书写评价项目,认真评价卷面分,以此促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引入竞争机制,规范定期开展各种写字的竞争活动和考核制度。坚持平时检查检测制度。

  写字比赛:每学期进行一次铅笔字,钢笔字写字比赛。并按时公布,把写字教学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师身上,作为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考核的内容之一,以此调动教师、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创出有质量的写字特色。

  4、学校将组织学生会成立检查小组,每天对各班情况进行检查,结果记入班级和语文教师量化。

  五、具体实施措施:

  (一)师生方面

  1、学校制定学生写字书法本,并为科任老师提供专门的写字用纸。

  2、为全校教师进行写字基本功培训,有培训,重过程,有展示。

  3、注重学生作品的收集整理。对学生不同时期作品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习字中的得与失,以便更快的让学生在习字方面得到提高。

  4、每周20分钟的练字时间写字课。

  (二)训练要求

  1、展开竞赛。以班为单位举行竞赛,强化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概念。班内开辟书法展览角,定期展览学生的书法作品,给每个人展示自己的机会。

  2、加强写字质量管理。加强对各科作业的书写、单元练习卷、期中期末考试卷的书写质量管理,对各班书写质量进行对比,抓大面积写字成绩的提高。

  (三)措施奖励

  1、大力宣传写字好的教师与学生,展示师生的优秀作品,获奖证书,利用学校厨窗,进行专题宣传,为学生树立榜样,推动写字教学。

  2、调动广大家长的积极性,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举行家长问卷调查,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成绩。

  写字是一项长期的训练,只有反复指导,反复练习,才能为学生夯实基础。同时更要注意个别反复强化,持之以恒。不过,单一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因而应采取多种方法强化,从不同角度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使学生真正心领神会。

  写字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只要遵循规律,严格要求,学生的'字定会日渐进步。

  六、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订并学习写字教学计划。

  2、指导一年级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

  3、迎国庆师生书法作品展。

  十月份

  1、强化学生坐姿、运笔、握笔的训练。

  2、检查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的写字姿势。

  3、写字教学示范课研讨。

  十一月份

  举行学生作业展评。

  十二月份

  1、继续检查姿势及写字质量。

  2、师生书法(写字)现场书写展示。

  一月份

  1、写字教学优秀作品、班级评比。

  2、总结写字教学成果。

一年级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初中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施要注重体现基本课程基本理念,体现“全体性、综合性、科学性、实效性”原则。正确认识初中劳动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是为与之衔接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打基础的必修课程,是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实施中,要明确初中劳动技术课程具有为高中阶段通用技术打基础的通识教育意义,教学中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基础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技术思想和方法以及符合时代需要并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发展学生技术实践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批判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创造潜能、批判性思维得到有效开发,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依据

  以“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作为劳动技术课程基本目标,以九年义务教育《7~9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为教学依据,以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作为参考。

  劳动技术课程课时安排应依据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试行)来安排,满足7到9年级劳动技术课程100课时的要求。以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劳动

  技术》作为主要参考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在课程实施中要结合各校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突出学校特色。

  三、教学要求

  1. 认真学习研究《7~9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理解初中阶段劳动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明确初中阶段劳动技术课程是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注意融合与协调,努力实现三者的统一。注重学生在技术理解、技术实践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经历和基础奠定。

  2. 认真备课,仔细研究和设计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校特点,选择适合的技术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指导,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

  3. 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倡导多元化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技术教学中单纯的技能培训模式,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考虑学生差异,选择模仿、合作和研究等不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互动、谋求共同发展。

  4. 遵循发展性评价理念。评价中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

  结合,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评价要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劳动态度与技术实践能力。评价方法注重多样化,将作品评价、访谈评价、书面测试、技术活动报告等多种方式结合,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程度,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反思。

  5. 增强科研意识,开展课题研究。以“初中劳动技术教师技术素养提升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为契机,引领劳动技术教师从自身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寻求提升技术素养的方法;以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现象研究为核心,推动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6.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立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通过研讨、听评课、课题研究、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强本课程教学研究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加强校际之间劳动技术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7. 固化教学成果。重视经验、成果、案例等积累,将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汇总成教学设计、活动案例、论文、研究报告等,同时将学生和教师作品进行整理。

  四、教研活动

  1. 研读本学期教学计划和要求。

  2. 组织教材教法分析、研究课、专题讲座活动。

  3. 组织木工、电子传统工艺技能培训。

  4. 组织青年教师说课基本功交流与研讨。

  5. 开展课题研究,提升劳动技术教师研究意识。

  五、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各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木工、金工、电工电子、缝纫、种植、陶工、传统手工艺等)。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开设木工、电子项目,木工在低年级开设,电子在高年级开设。其他项目灵活设置。初中阶段每个学生学习的项目应不少于3项。每周一课时。每月活动具体安排,以进修学校下发活动表内容为准。

一年级教学计划 篇6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

  “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1.内容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事实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板块分析

  一年级的科学书每课一般由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组成。在实际教学中,这四个板块并不是截然分开、机械使用的,四个板块呈现的是一个有结构的,既符合科学家的工作特点,又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一定是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共生的方式发生的。具体说明如下:

  (1)聚焦板块:一般以陈述句的形式描述问题情境,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1-2个学生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以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与前一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联系,体现课程的连贯性。

  (2)探索板块:包括前概念测查、预测、探究计划的制订、收集信息、组织和呈现证据以及形成初步解释。这一板块通常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列出可供选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有关的第二手资料和数据呈现所需要的方法和工具等。

  (3)研讨板块:呈现的是学生在交流、讨论、论证时所应围绕的关键问题。一般以疑问句的形式指导学生抓住主题学习的核心,陈述自己的观点,运用证据支撑自己的解释,在个人论证的基础上,展开集体论证以达成共识。

  (4)拓展板块: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活动建议,以便他们在课外开展进一步的探究,使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及其他新的情境,或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进行联系。

  三、教学目标

  1.“植物”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①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有根、茎、叶。

  ②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③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需要水分、阳光,每个植物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④植物会生长和死亡。

  ⑤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

  ②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③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④能种植一棵植物,并使其存活一段时间。 ⑤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3)科学态度目标

  ①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产生研究兴趣。

  ②对植物的生存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③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④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了解植物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体会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②了解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植物资源,懂得珍爱植物,认识到保护身边的植物很重要。

  2.“比较与测量”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①观察中有比较,比较需要公平,测量使比较的结果更准确。

  ②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需要。

  ③确定起点和终点、测量单位首尾相连是测量的要素。

  ④非标准单位的测量工具导致测量结果的多样性。

  ⑤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有助于信息的交流。

  ⑥有不同的工具可用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更方便测量长的物体。

  ⑦尺子是世界通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统一测量标准的产物。

  (2)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②能根据高度或长度给物体排序。

  ③能以讨论、画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④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

  ⑤学习预测事物的相对高度和尺寸。

  ⑥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⑦初步运用十进制计量测量结果。

  ⑧初步运用尺子进行测量。

  (3)科学态度目标

  ①发展对测量的认同感。

  ②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③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④乐于在情境中学习,能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和探究兴趣。

  ⑤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⑥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测量数据。

  ⑦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分析、反思测量过程的意识。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能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②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③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

  四、单元词汇和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

  (1)单元词汇

  ①根: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有的根还能贮藏养料。

  ②茎:植物体的一部分,由胚芽发展而成,下部和根连接,上部一般都生有叶、花和果实。茎能输送水、无机盐和养料到植物体的各部分去,并有贮存养料和支持枝、叶、花、果实等生长的作用。

  ③叶: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通常由叶片和叶柄组成,通称叶子。

  (2)材料清单

  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子,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冬青叶,牵牛叶,梧桐叶,松树叶,月季叶,或者校园中其他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的叶,有关“植物是活的”的照片、图片等。

  2.第二单元

  (1)单元词汇

  ①观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它是以视觉为主,与其他感觉融为一体的综合感知。

  ②比较:对比同类事物的异同。

  ③猜想:比预测更随意,通常凭以往的经验做出判断。

  ④预测:综合以前的经验及当下的观察做出判断。

  ⑤测量:按照某种标准使用工具来观察,并且使用数据对事物做出量化描述。

  ⑥距离:两物体在空间上相隔或间隔的长度。

  ⑦拃:张开的手的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

  (2)材料清单

  打印纸带、记号笔、纸质弹跳蛙、小立方体、橡皮、回形针、小棒、有图表的纸等。

  五、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学习兴趣对于科学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5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六、教学设计进度表(略)

一年级教学计划 篇7

  一、班级基本情况和目标:

  整个年级各个班级是由学校平行分班,各班级不是相差很大。本学期我的基本目标是:使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二、指导思想: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会关心”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坚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六节内容,让学生懂得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二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学生懂得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第三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坚强喝彩。第四单元共有五节内容,让学生懂得感受法律的尊严;让法律保护我们成长,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四、教学目标:

  1、力争学期检测全部达合格以上标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五、教学重点:

  1、尊重他人与自尊的关系。

  2、自信与成功的关系。

  3、自立的表现和必要。

  4、依赖的危害和自立的方法。

  5、自强的表现和作用。

  6、怎样做到自立自强。

  7、为什么会有挫折,怎么应对挫折。..

  8、坚强意志的表现和作用。

  9、.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10、怎样预防违法。

  11、使学生了解犯罪的危害。

  1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3、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与侵权行为做斗争。

  教学难点

  1、如何树立自尊和自信。

  2、怎样预防违法。

  3、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与侵权行为做斗争。

  4、怎么应对挫折。

  5、坚强意志的表现和作用。

  7、依赖的危害和自立的方法。

  8、怎样做到自立自强。

  六、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

  2、课堂上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以及直观教具,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做好作业、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

  5、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6、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

  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乐于并善于终身学习,让学生懂得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8、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9、课后多加强学生的重点知识的练习,以常见题型为主延伸训练。

  七、课时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

  1---3 珍惜无价的自尊 6课时

  4---5 扬起自信的风帆 4课时

  6---7 走向自立人生 4课时

  8---9 人生当自强 4课时

  10--11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4课时

  12--13 为坚强喝彩 4课时

  14-- 15 感受法律的尊严 4课时

  16-- 17 法律户我成长 4课时

一年级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步入了实质性阶段,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课程标准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还是课程目标均为建国以来的首创。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传统与未来发展需要相结合,努力建设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未来走向、具有中国特色、富于开拓创新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新构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必修1),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技术与设计1》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习的导入模块,皆在使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结构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具体内容有技术及其性质、设计的基础、怎样进行设计、设计的实现——制作、设计的交流与评价。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

  1、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增强使用技术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2、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通过设计的交流和评价,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四、实施措施

  1、在开学初将高11班金额高12班学生分为6-8人的技术小组,便于开展技术活动,每个小组的组长每周填写《技术课过程考核小组量化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学分认定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2、紧扣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过于专业化,防止陷入某项技能、技艺的教学。

  3、教学中要体现新理念,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应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4、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生活出发,收集与技术有关的各种图片、文字资料,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上技术课,使学生对“技术与设计1”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5、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教学中要多跟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有关物理、历史、化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

  五、教学理念

  1、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2、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

  4、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

  5、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六、实施过程

  根据国家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方案设置指导意见,本(技术与设计1必修)应该安排38学时,但我校只在高一一学年开设《技术与设计》(必修1)高二和《技术与设计》(必修2),,每周一课时,这样我们只能压缩课时,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高一年级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必修)模块课时分配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备注

  1

  通用技术简介(第1课时)

  总1课时

  2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技术的价值(第1课时)

  总4课时

  3

  第一节-技术的价值(第2课时)

  4

  第二节-技术的性质(第1课时)

  5

  第三节-技术的性质三技术的未来(第2课时)

  6

  第二章-技术世界里的设计

  第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第1课时)

  总5课时

  7

  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第1课时)

  8

  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第2课时)

  9

  第三节-技术试验及其方法(第1课时)

  10

  第三节-技术试验及其方法(第2课时)

  11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课时)

  总6课时

  12

  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第2课时)

  13

  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第1课时)

  14

  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第2课时)

  15

  第三节-设计的评价(第1课时)

  16

  第三节-设计的评价(第2课时)

  17

  第四章-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一节-发现问题(第1课时)

  总3课时

  18

  第二节-明确问题(第1课时)

  19

  第二节-明确问题(第2课时)

  20

  复习

  总1课时

  21

  期末考试

  总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