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计划>政治教学计划

政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7-09 14:50:29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华】政治教学计划4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切实地帮助到自己将来的工作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教学计划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政治教学计划4篇

政治教学计划 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今年我任教初一年级3个班的政治课。据了解学生的基础不是太差,只要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就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就不认真学习,成绩较差,但一般在严格的督促下都能改正。

  二、教材分析

  初中一年级思想政治课,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是一门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这门课程教材由前言和五课组成,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教育,高尚道德情操教育,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三、指导思想

  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四、教学目标

  根据现代教育精神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和学会关心到21世纪教育主体,引导学生确立尊重、关爱、责任的基本价值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主动把握自我、发展自我。引导学生品味生活、做情绪的主人,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了解自我保护的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做生活的主人。

  五、主要措施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案,备好每一节课。

  2、上课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内容。

  3、课堂上要求学生大胆发言,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观点。

  4、以讨论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并巩固知识。

  5、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独立完成。

政治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要求:了解消费与收入、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关系;知道影响生活质量的要素;理解适度消费的重要性;明确提倡艰苦朴素的必要性。

  2.过程和方法要求: 通过阅读与讨论,能够列举学生和家长中间常见的违反适度消费的现象。懂得如何提高生活质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体验适度消费的积极意义,培养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适度消费的“适度”;影响生活质量的几个因素。

  2.教学难点: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自主合作、案例分析

  四、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对于消费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还存在不合理消费的现象,对于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也不能全面看待,因此,教学的难度不大,实用性较强。

  五、课堂准备

  教师:备课、制作课件

  学生:调查、搜集身边的人不符合适度消费的例子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讨论“都市新贵族”的现象

  (二)、讲授新课

  师:是不是所有的收入都可以随意支配的呢?

  1、可以用于消费的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板书)

  问:如何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呢?

  (1)计算公式:个人总收入—(税收+社会保障金)=个人可支配收入

  (2)使用方向: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

  (3)决定或影响家庭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因素

  A、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

  B、消费者的年龄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预期未来收入提高时,在当期增加消费,减少储蓄;在预期未来收入减少时,则在当期减少消费,增加储蓄。

  C、除此之外,社会消费风尚,利率和物价水平等诸多因素,也会对人们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发生影响。

  进一步解释“借贷消费”

  思考讨论:“两位老太太的对话”

  2、适度消费与生活质量(板书)

  资料导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生产发展,GDP逐年增长,人们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有了明显变化。如,服装衣着、食品营养、住房环境、交通工具、旅游健身等方面的具体事例。组织学生举例,如上海市政府每年增加劳动就业岗位、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收入等,从中引导学生发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A、生产决定消费,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的水平决定的。

  B、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

  案例导入:去年3月,一名记者在采访上海华东政法学院部分学生时发现,有的学生背包里放着一部新款手机、数码照相机、MP3、PDA、笔记本电脑等时尚高档用品。学生告诉记者,开学前父母给了1万元,他用来买了一些用品,又给同学过生日买了一些礼品,请同学吃了一餐饭,现在只剩下300元,以后自己吃饭的钱不知怎么办了。

  问: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反作用,是不是就提倡把所有的收入都用掉呢?

  问:这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适度消费的含义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指与国情及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

  对个人和家庭来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

  (3)适度消费的意义

  ①促进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求量的增长,必然会推动生产量的增长;而生产的增长,自然会增加就业,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因此,适度消费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就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促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适度消费体现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的生产目的。适度消费推动社会生产和社会财富的创造,又必将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阅读与思考:“游客与渔夫的故事”

  (4)、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A、消费水平是提高生活质量物质基础。依靠发展经济提高消费水平,是提高生活质量根本保证。

  B、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注重精神生活有助于改善生活的质量。

  C、闲暇时间的多少也会影响生活质量。工作之余进行文化、娱乐、交往有助于身心健康。

  D、良好的生活环境将给人们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

  想一想:生活水平提高了是否还需要提倡艰苦朴素?结合学生中的追求名牌现象

  3、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提倡艰苦朴素(板书)

  提倡艰苦朴素不是反对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是提倡“禁欲主义”。而是反对脱离生产和个人收入水平的奢侈消费。艰苦朴素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优良品质。提倡艰苦朴素:

  (1)有利于实现我们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

  (2)有利于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有助于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提倡艰苦朴素,在生活中要注意克服不良的消费倾向。例如: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等。我们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从日常的生活消费做起,努力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三)课堂小结

  学生课堂总结

政治教学计划 篇3

  怎样才能有效地搞好思想品德课中考复习,让学生从容面对中考,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成绩呢?下面,请允许我结合我们学校20xx年思想品德课中考复习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各位领导老师们进行共同探讨和交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关注《考试说明》,把握考试动向

  《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它明确规定了考试范围、内容、形式、试题结构等。并辅以样题和综合训练题,还会附上头一年的中考试题。所以,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认真研究市教研室编写的思想品德《考试说明》。新课改之后,考试范围扩展为七年级、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下册、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的内容和上年度5月至当年4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这样就增加了复习的内容,加大了复习的难度。

  二、制定计划,系统复习,直面中考

  进入复习之后,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一般建议做好三轮复习安排:

  第一轮复习(10年3月——4月下旬):这一轮复习要抓“面”,大约需一个半月时间。主要是回扣教材,目标是夯实基础,让学生系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这一阶段,我们要全面掌握教材中涉及的考试范围内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思想品德课中考强调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能力的形成是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能力考查实际上是对知识记忆和运用的双重考查。因此,我们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做全面、系统的梳理。首先可从目录开始,从宏观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全面、系统、牢固、准确地掌握教材,只有做到“心中有书”,在考场上答题时才会得心应手。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全体性、层次性是老师在教学上坚持的原则,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兼顾能力渗透。讲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练要讲求效果,克服简单重复。在学法上,要求学生以课本为主,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连成线、结成网、形成树,要求学生看书与练习相结合,练习也以中低档题为主。同时,由于新课改形势下的中考,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试题侧重于对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的联系,所以,这一阶段,在复习回顾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渗透与课本知识相关、与现实生活相联的时政材料。对于时政材料的整理和使用,应主要依靠省教研室编写的《中考时事》,要告诉学生,就象学习课本一样认真研读《中考时事》,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考试指导等外,里面的时政热点材料与大量考试题目密切相关,对我们日常练习和中考应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轮复习中,上课不只是简单回顾课本基础知识,最好每节课都要用综合性的题目来引领复习,用联系时政材料的题目进行练习,并注重在练习中掌握重点问题、突破难点问题。

  第一轮复习的关键是落实,要求学生结合《经典》等已有的学习资料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除认真研究做好《考试说明》中的题目之外,老师也要根据复习需要自己搜集训练题目,题要精而少,且具有综合性。做到一边复习课本内容,一边进行中低档题的考试训练。

  第二轮复习(4月下旬——5月中旬):这一轮复习要抓“专题”,大约需要20多天的时间。目标是提升能力,主要是专题讲座形式。这一阶段复习的目的是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从 4 月下旬开始,我们进入一个综合复习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打破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的界限,将相关知识综合归类,形成一条条知识线,进行归纳复习,这就是连“线”的过程。经过第一轮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如果说我们对教材有了宏观的把握,在头脑中形成了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下一步就需要进一步深入教材,进行微观上的细致掌握,也就是说进一步突出重难点,初步形成灵活运用教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分析认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考

  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找“点”的过程。我们在复习时应把“点”和“线”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既要归类复习,又要重难点突出。

  在这一轮中,更要联系时政热点进行复习。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并不单纯直接考查学生对时政问题的了解和记忆,多数是以重大时政热点问题为背景进行命题。所以在这一阶段复习中,结合热点问题,灵活运用教材知识进行分析,就自然成为此阶段复习的重中之重。在这一环节的复习中,我们引导学生做一些典型题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选择做什么样的题目这个问题上,我们就需要有一双“慧眼”,科学利用练习题,增强复习的针对性。而不是盲目做大量的题,搞题海战术。近年来的中考试题都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从试题内容上看,几乎年年都注重对重点知识、重大主题、重要热点的考查。因此,我们也要把这些内容分类归纳,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复习。

  第二轮复习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要求做到能力训练步步提高,专题训练层层落实,综合训练融会贯通。

  第三轮复习(5月中旬——5月底):这一轮复习要抓强化训练,大约20天左右的时间。目标是强化能力训练,也是中考前的冲刺训练,是从知识到能力到心态的全面训练。这一阶段,主要进行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综合测试的临考模拟综合训练,并密切注意中考相关信息及走向。要多训练符合中考理念的习题,以使自己尽快适应中考的要求。在选择材料时,各地历年的中考试题应成为我们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往年的中考试题对我们而言是难得的高质量的练习题。要让学生加强模拟训练,明确并适应新课改形势下的考试形式。我们在平时练习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每套中考试卷,把每次训练都作为一次实实在在的中考。之后,我们应帮助学生,对失分较多的题目和内容,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把问题解决在中考之前。

  除强化训练之外,最后10多天,还要留出一周时间回归课本,强调重要基础知识,加强重点时政掌握,尤其解决重要的时政客观题。这一周以学生为主,但不要完全放给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前两轮基础知识和专题复习及第三轮前十天的练兵考试情况,领着学生回扣课本,找出重点基础知识和时政热点中的重点,也就是说,要尽量领着学生猜出中考中可能要考的问题,具有猜题性质。最后两天,可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复习,自行疏理复习内容,查漏补缺。这两天的作用不可小看,各类学生都能从自身的查漏补缺中获得收益,取得主动权。同时也让学生从紧张的复习中稍微放松一下,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轻松面对中考。

  这一阶段主要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培养并加强考感,在做题程序,审题、书写规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前面复习情况,反思、整理思路,寻求更好的方法,使知识横纵联系起来,做好充分准备,直面中考。

  三、培养能力、掌握技巧,激活中考

  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新课标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把试考活考好。在此,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 指导学生更新学习观念,准确把握答题方法。在平时的小测试、模拟考试中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读懂题意,重视学生审题方面的训练。

  (2) 指导学生联系教材,向教材寻找观点。如今,思想品德中考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所以,在教学和复习中引导学生用教材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勿离开教材,随心所欲,不切实际地漫谈、乱谈、空谈。训练在平时,运用在考中。

  (3)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问题的答案比较灵活,允许多元化。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答题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主张,特别是联系社会实际或学生实际的问题,一定要思路开阔,观点新颖独到,有创新理念。

  (4) 指导学生在平时练习,测评考试中训练语言组织能力,理顺答题思路,归纳答案要点,运用政治术语,掌握答题方法、格式,注意卷面书写等小节。

  (5)帮助学生探索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技巧,改变传统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性试题一般以某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答题要求和问题设计上增加了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某一例题开展讨论,大胆提问,让学生做到自圆其说,也可以采用师生共同编写案例的做法,让学生全程参与,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俗话说,熟能生巧,如此反复训练,学生解题技巧自然提高,答题当然得心应手了。此外,我们还应帮助学生认真研究自己的答题习惯,学会科学规划考试时间,训练合理的答题速度等等。

  四、细研课堂教学,避免进入复习课误区

  误区一:把中考复习课上成新授课都说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容易,而复习好似育好一片林,很难。的确,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众所周知,新授课着重于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来龙去脉,重在“点”,重在面面俱到。而复习课却不能这样,它应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深刻理解、总体把握,这是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及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重在“点、线、面的结合”。这里所说的“面”就是全面、总体上把握教材的框架,“线”就是把单元、课、框的相关知识点串联、归纳起来,“点”就是重要的知识点。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特点之二是“通”,融合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为此,根据八、九三个年级思想品德课的不同特点,我个人认为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应以情景复习法为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和道德教育等问题,理论难度不是很大,而学生的情感认知才是第一位,在复习中我们应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加强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课的复习应该以案例教学法为主,主要是让学生明确我国的许多法律法规,学会运用不同的法律来分析不同的案例,并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我们应在复习课上设置许多的法律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去进行分析,以此达到学习法律的目的。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应以材料复习法为主,根据历年中考的经验,材料题是中考必考题型,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方针政策等,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但要把握一点,不管是情景的设置,还是案例、材料的分析,都要注重综合性问题的设置,也就是说,通过这一个情景、一个案例、一个材料所设置的问题,它包括的却是我们要复习的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的内容。

  误区二:复习课上教师自唱独角戏

  目前复习课上最为普遍的复习模式是教师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知识的梳理,然后让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堂训练,最后由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评。一堂课,只听见教师在不停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置学生于一个被动学习的地位。其实,既然是复习课,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应该是有所了解,有所印象,我们何不把这一复习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即先由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再让学生进行一定的知识演练与反馈,教师从中再进行适当的点拨,最后教师再进行一定的总结,这样,既让学生动了起来,也让教师轻松了许多。而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更强了。

  误区三:复习课上复习方法太单一。

  说真的,学生很不喜欢上复习课,因为复习课要么就是教师讲,要么就是学生练,要么就是讲练结合。没有了新授课丰富多彩的课件,没有了新授课的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没有了新授课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激烈的思想碰撞。单一的复习方法学生没趣,教师没趣。为了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我认为,复习课也可以借鉴新授课的一些教学方法,比如,我们教师仍然可以搜集一些音乐、图片、录像等资料,制作出容量较大的课件;对于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争论;对于复习题的题型选择上,可选择一些充满幽默感的漫画题、辨析题、情景剧题等,以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

政治教学计划 篇4

  一、班级情况分析

  今年我任教初一年级3个班的政治课。据了解学生的基础不是太差,只要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就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就不认真学习,成绩较差,但一般在严格的督促下都能改正。

  二、教材分析

  初中一年级思想政治课,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是一门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这门课程教材由前言和五课组成,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教育,高尚道德情操教育,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三、指导思想

  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四、教学目标

  根据现代教育精神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和学会关心到21世纪教育主体,引导学生确立尊重、关爱、责任的基本价值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主动把握自我、发展自我。引导学生品味生活、做情绪的主人,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了解自我保护的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做生活的主人。

  五、主要措施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案,备好每一节课。

  2、上课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内容。

  3、课堂上要求学生大胆发言,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观点。

  4、以讨论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并巩固知识。

  5、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独立完成。

  六、教学进度表

  牐牭谝恢寥周完成前言及第一课教学任务 牐牭谒闹亮周完成第二课教学任务 牐牭谄咧辆胖芡瓿傻谌课教学任务 牐牭谑周期中考试

  牐牭谑一至十三周完成第四课教学任务 牐牭谑四至十六周完成第五课教学任务 牐牭谑七至十九周复习

【【精华】政治教学计划4篇】相关文章:

高中政治教学计划11-14

初二政治教学计划11-04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09-27

初中政治教学总结07-31

有关政治工作计划11-20

高三政治教学总结11-12

初中政治教学总结15篇04-13

学期教学计划11-28

综合教学计划11-27

劳动教学计划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