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育范文>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10-09 13:57:3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推荐】说课稿九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说课稿九篇

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染色体变异》。这节内容要两个课时,我这里设计第一个课时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之一,在本模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巩固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又为本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中有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

  (2)理解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

  (3)教学重难点:

  ①染色体组的概念。

  ②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③染色体组数与几倍体的区别与联系

  2、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和温故知新、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3、情感与价值:

  通过了解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染色体会发生结构或数目的改变进而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三、说教学方法

  1、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已经学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变化规律。(本节课可在此基础可进一步演绎出染色体数目变异)

  (2)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本节课学生理解染色体变异引起生物性状变异的基础)

  (3)思维特征:高一学生已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但更为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还有所欠缺;学生独立对复杂问题的分析概括能力还不强,这需要以小组为团体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教学方法的设计:

  本节课,我以“以学带教”为基本理念,以“先学后教、先练后学”为支撑,以导学案为载体。课前通过学生看书,自主完成导学案左侧基础知识的学习;课堂上通过小组前20分钟的合作探究学习,对导学案右侧的难点的学习达到提升的目的。学生始终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主动学习、协作学习。

  坚决实行“三不讲”,1是学生一看就会的坚决不讲;2是学生看了不会但和同学探究就会的不讲;3是教师讲了学生不会的不讲。这节课中,我更多的是倾听者和点评者,是学生是学习的合作者。

  3、学习方法的设计:

  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课前自主学习为基础,探究学习为载体,以课堂展示为核心,教师点评为标准,这样学生学习了知识,提高了综合能力,陶冶了情操,丰富了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1导课阶段:

  新课的导入如下:

  复习提问:1.基因突变导致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2.基因是什么?它和染色体又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

  对于一个生物体来说,正常情况下,染色体结构和数量是稳定的。但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结构和数量均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这就属于染色体变异,今天我们学习染色体变异。这样就导入了新课。

  2、检查自主预习情况

  对导学案上的基础知识,学生课前通过自主预习完成,学生认为重要的知识在教材上做好标记。老师课前收齐批阅,即时掌握学生在预习过程存在的问题,便于上课时有针对性的讲解。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自学中还不懂的问题做好记录,在小组讨论时提出,由小组合作完成。

  3、带任务的分小组协作的探究

  对于相关知识的综合、提升由导学案右侧部分来体现。这部分知识难度较大,需要小组的同学协作探究完成。

  每个小组均要完成右侧的所有问题,并做好讨论结果的记载、整理工作。

  4、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

  20-25分钟后,由各小组选派代表,到讲台上展示该组讨论的成果。本学案共6个探究思考,任务划分为:第1小组展示探究思考1,第2小组做点评或质疑;第2小组展示探究思考2,第3小组做点评或质疑;…… 学生展示期间,老师是“倾听者”,当学生讨论不深入或不到位时,老师即时发言“我有问题,…..”,引领学生的思维跟上,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5、课堂小结

  本课最后5分钟,由学生或老师对本节的重点知识进行概括、强调。

  五、教学评估

  1、课课反馈

  主要是通过课堂练习形式,进行检测。

  2、自我学习评估

  通过导学案最后的“本节内容自我小结”和“你还存在的问题”,课后反馈给老师,老师通过自习辅导时,个别答疑。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设计这节课的基本理念是:

  1、真正让学生自主性学习、协作性学习,让学生带着任务主动性的学习,老师只是“倾听者”,和引路人。

  2、体现“以学带教”、“先练后学”、“先学后教”的思想。

  对老师的要求:

  表面上老师在课堂上的任务非常轻松,但老师编制导学案的质量、老师对突发问题的应对、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等要求非常高。老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说课稿 篇2

  《道士塔》是余秋雨的代表作,也是散文单元的经典名篇,翻开《道士塔》,敦煌文化的灿烂辉煌,敦煌文物的损坏流失,点点滴滴都是那样的撼动人心。

  一、说教材

  余秋雨突破了一般史实叙事的方式,对出卖敦煌文物的经过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描述。看着孑立于冽风中,夕阳下的道士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那一场文化浩劫,让我们融入文化中去思考、去谛听。

  从语言风格来看,内蕴丰富而又不失洒脱,诗化的语言与凝练深刻的内涵完美结合,给读者以新鲜感和反复咀嚼的引诱,当然要体会这一点,并不容易。

  综上所述,本课的教学目标及学习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1了解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特点。

  2了解敦煌文化,阅读课文,通晓课文大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

  重点难点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

  3讨论理解:“造成民族悲剧的根源”。

  来源:考试大-教

  师资格考试

  二、说教法

  在新课标下,要求表现为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表现为教师、学生与文本间的互动。

  一篇文化内蕴深厚、语言优美隽永的散文,最重要的就是拉近课文和学生的距离,我采用多种办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例如诵读法、提问法、小组讨论等方法。根据本课的特点,我将教学重点定位为“造成民族悲剧的根源”上。

  三、教学程序

  1课前预习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敦煌文化及作者。

  2导入本文后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解析,着重理解文章深邃的 思想和作者的激情。

  3深入探究

  组织四个学习小组通过诵读、品味、讨论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4作业

  作相关的配套练习,巩固所学,并扩展知识面

  以上是我对《道士塔》课前准备的一个基本思路和大概脉络,我想具体的问题还有待在课堂进行中去发现。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老师们: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纸品乐陶陶》。

  一、教材分析:

  《纸品乐陶陶》一课,是利用各种纸质材料,采用纸团、纸绳、纸条,并根据其性能运用合适的工艺手段进行构思、设计和制作,从而进行艺术造型的有趣活动。从课题到内容趣味性都比较强,富有新意。通过引导学生“接触美——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延伸美”,来完成手工制作。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也能为他们今后的手工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将学习任务分为两个活动。我所授的内容为活动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搓纸制画,对纸品手工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基础,也对手工制作也具有浓厚的兴趣。但四年级学生正处在儿童学习绘画的“过渡期”,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日渐丰富,观察能力逐步提高,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但除了课堂上掌握的基本知识技法外,其它表现技能却难以跟上,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当积极引导,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培养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充分感受创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纸绳、纸团粘贴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制作出一幅装饰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及综合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搓纸绳,团纸团,并创作出简单的装饰画。

  教学难点:搓纸绳的方法及画面构图的设计。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的编排意图与学情状况,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欣赏法、实际操作法、观察比较法和引导探究法等等,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他们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2.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行为来解决问题。

  五、教学设计:

  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结合教材与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美的触摸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设计了一个在购物时遇到疑惑,寻求学生帮助的情境。同时展示教师示范作品,每一小组派一名同学上来摸一摸、说一说,让他们经历看、摸、想、说的过程,对作品的质地——“纸”,有个初步的认识,并对手工制作的“美”有切身的体验,从而激发兴趣,自然顺利导入新课:纸品乐陶陶。也为整节课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二)媒体介入,作品欣赏——美的欣赏

  导入新课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兴趣,激发热情,运用多媒体,精选一组图片,配以悠扬音乐,学生仔细观察,欣赏美的同时,感受到纸工制作美的魅力,更受到了没的熏陶,为进一步的学习与创作提供了“原动力”。

  (三)观察思考,合作探究——美的发现

  欣赏了美的作品后,我引导学生:这么多美丽的作品,你们想不想也创作一件呀?

  由此进入制作材料的准备与制作方法的探究步骤。

  在前面感性认识与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小组内讨论:制作材料是什么;纸团和纸绳要怎么样制作?然后请同学们动手尝试搓纸绳、团纸团。并小组讨论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解决?例如:纸团的大小怎样才能基本一致?搓的纸绳怎样才能不易松散?

  教师巡回指导并点拨:要使纸团的大小搓绳之前,将纸条裁成一样宽,用力均匀一些。要使搓的纸绳不易松散:用手沾点水搓,向一个方向搓。整根绳搓完,再局部搓……

  接下来借助多媒体,通过播放音乐,及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好要用的素材。这一环节对基本素材的准备,是创作成功的最关键点,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既紧张又活泼,且让学生体验了操作过程的乐趣。

  接下来我继续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探究,设计了这样一个的问题:制作这样的一件作品是不是只要会揉纸团、搓纸绳就可以呢?这仅仅是一些材料而已,要形成作品啊,还得发挥集体智慧,一步步进行。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制作过程,分几步完成呢?小组讨论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提醒学生构图要简洁,涂胶要涂均匀,粘贴要牢固。这一环节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想,通过学生的动脑以及学生的思考交流,掌握创作方法。

  (四)小组合作,自主创作——美的创造

  在以上各环节完成后,学生创作热情高涨,创作欲望进一步提升,这时候就是让他们自主创作的时候了。在创作过程中,要求他们分工合作,有的学生可能构思能力较强,就可以让其自由发挥;有的学生可能动手能力强,就可以安排其具体操作。教师适当的进行指导,并充分运用激励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让他们在体会创作快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纸品的制作方法。

  (五)作品展示,共享成功——美的展示

  各组完成作品后,将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创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设计中的闪光点,制作中的不足处等等。然后让学生相互的欣赏,产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提高审美能力,共享成功喜悦。

  (六)拓展延伸,回归生活——美的延伸

  美术教育,不仅仅在课堂。特别是本节课内容,学生创作热情高涨,创作欲望强烈,因利势导的延伸至课后,既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又可让学生运用手工制作的作品去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拓展作业为:课后,自制作品,装扮自己的家。

  至此,整堂课任务圆满完成。

  六、教学评价:

  在这堂美术教学课的设计中,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创设出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提供给他们许多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整节课上我始终坚持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对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双向反馈来落实。

  总之,本节课我贯穿新课改的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接触美——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延伸美”的学习过程,让他们掌握手工的基本技法,体会制作的快乐。

说课稿 篇4

  《老人与海鸥》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阅读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衣杉朴素的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赶到翠湖给海鸥送餐,当老人去世以后,这群海鸥集体飞来追悼老人的感人故事。

  课文有两个场景让我非常感动,一个是当老人步行二十余里,到翠湖给海鸥送餐的时候,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白色的翅膀在阳光下是那么快乐,第二个场面是老人去世后,一群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连声鸣叫,似乎是那么伤心……所有这一切告诉我们人与动物也能建立深厚的感情的。

  根据6年级和教材的特点,我预设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品读理解,了解“群鸥祭奠”的画面。

  3.研读感悟,体会老人对海鸥深切的爱。

  4.朗读体验,反思人与动物该如何相处。

  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重难点为:引导学生体会老人对海鸥的爱,明确以后

  该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

  基于以上所述,我确立了这样的设计理念:

  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并且力求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预设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揭题导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评读理解,了解海鸥祭奠老人的画面。

  三、研读感悟,体会老人对海鸥深切的爱。

  四、朗读体验,反思人与动物该如何相处。

  下面我具体阐述一下我的教案及设计意图。

  一、揭题导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莎士比亚曾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导课应该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语言,迅速而巧妙地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因此我迅速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读完之后,在老人与海鸥之前分别划上横线,变成__老人与__海鸥,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读完课文后先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然后交流上面关于课题的问题。

  二、品读理解,了解“群鸥祭奠”的画面

  进入第一个感人的画面:“群鸥祭奠”,先出示文章的15——17自然段,请大家默读,然后请一名学生读一读,要求其他学生在听的时候思考:

  1.如果你也是游客,看到的是怎么样的场面?这里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2.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会怎么想?

  预设答案:为什么有这么多海鸥围着这个画像?他们为什么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画像中的老人是谁?……

  3.带着问题到课文1——14段中找答案。

  三、研读感悟,体会老人对海鸥深切的爱

  老人对海鸥的爱是深刻而细腻的,是朴实而真切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十多年每天步行二十余里,赶到翠湖给海鸥送餐。2。了解每个海鸥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给他们取名字。对于这两个方面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一)体会老人的辛苦。

  通过前面学生回答画像中的老人是谁这个问题,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1.请学生读读句子,看看读出了什么,交流围绕三个“褪色”和“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展开,褪色体现了老人的生活并不宽裕,很节约,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体现他很有耐心,很有毅力,对海鸥爱之深。再让学生找出句子“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加深体会。

  2.然后老师创设情境提问,看到这样的老人,我很想问:“老人,老人,你为什么不买些新的衣服,布包和袋子呢?”请学生回答,学生也许会说:“我是想省钱给海鸥买吃的啊!”

  3.请学生也学着老师的样子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请别的学生模仿老人回答,比如:

  老人,老人,路那么远你为什么不乘车过来呢?

  老人,老人,冬天雪那么大,你为什么不歇歇呢?

  老人,老人,你十多年都坚持过来喂海鸥,不累吗?

  ……

  4.引读课文:

  引读1:狂风暴雨的时候,老人……(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里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引读2:大学纷飞的时候,老人……(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里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引读3:一年四季,春吓秋冬,老人……(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里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教师小结:二十年如一日,老人从不间断给海鸥送餐,也不间断对海鸥的爱。

  (二)剖析老人对海鸥的爱。

  老人对海鸥的爱还表现在为海鸥取名字上,在这里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1.首先抛出问题:老人对海鸥的爱还能从哪里看出来呢?(给海鸥取名字。)

  2.接着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名字是谁取的,有什么含义吗?

  3.然后思考课文中的名字“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可能是什么意思,可以看出什么呢?(看出老人对海鸥很了解,很疼爱,当作自己的孩子……)

  4.最后分角色朗读这很有趣的几段话。

  老人对海鸥的了解不仅仅是外表,还有他们的性格,引导学生找出这段话:“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简单阅读第11自然段。)

  5.情感体验:字模缓缓打出这段话“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海鸥,你会怎么想?(伤心,难过,痛苦,想再看看老人……

  (三)回顾“群鸥祭奠”的画面,与开头首尾呼应。反思人与动物该如何相处。

  1.出示文章开头出示的15——17自然段“群鸥祭奠”的语段,再齐读该部分内容。

  2.出示社会上一些残害动物的图片,看后将心中的千言万语写下来。

  3.交流自己的感受。

  在整个教案中,我本着“以情为线,以读为基”的策略,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逐步渗透人文内涵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力求做到听、说、读、写相结合,三纬目标立体呈现、螺旋上升,情感体验跌宕起伏。

说课稿 篇5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第六课中的第一个探究活动,本活动是在学生认识空气和知道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可以占据空间,为后面《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空气的重量》奠定基础。

  二、动画导入,提出问题

  在活动伊始,播放多媒体动画《乌鸦喝水》的故事,以旧知带新知的形式引入。这样导入,适合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特点,既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更能使他们直观形象地看到瓶子里的石子多了,石子占据瓶子底部的空间大了,水就会慢慢上升,乌鸦就能喝到水。从而使“占据空间”这个抽象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什么叫占据空间。同时也是对物质粒子不能同时占据同一空间的初步理解。

  当学生知道液体和固体都能占据空间之后,充满幻想和好奇心的他们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疑问“空气是不是也会占据空间呢”,从而自然过渡到实验探究环节:空气占据空间吗?

  三、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再缓缓将杯子垂直移出水面,通过观察纸巾没有湿,来证明空气占据了空间。我认为该实验虽然操作简单,但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空气不可见,原实验很难让学生清楚的看到空气的流动。

  (2)、如果实验时杯子不垂直,很难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3)、实验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不小心把纸团打湿,从而影响结论的产生,同时,实验桌上散落着一个个湿纸团,既浪费材料,又不够卫生。

  (4)、实验操作时,学生不小心会把衣袖弄湿。

  因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四、实验改进

  1、实验材料:

  水槽、瓶盖上有小孔的无底塑料瓶、乒乓球、水、橡皮泥

  2、实验要求:

  把塑料瓶对着乒乓球竖直压入水底,不移动瓶子,你能让乒乓球听你的话,分别停留在瓶子的不同位置,从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吗?看谁能想到更多不同的办法?分组先讨论,然后再做实验。

  3、实验展示:

  方法一:

  (1)、用橡皮泥堵住小孔,把塑料瓶对着乒乓球竖直压入水底。这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乒乓球也随着被压入水中,停留在水槽底部,说明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水就进不去了。

  (2)、拿开橡皮泥,空气从小孔中跑出来,水占据了空气原来的空间,乒乓球也跟着慢慢上升。堵住小孔,乒乓球停止上升,拿开橡皮泥,乒乓球又继续上升。这就说明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方法二:

  用拧瓶盖的方法,让瓶内的空气一点点跑出来,也能使乒乓球停留在瓶子的不同位置,从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方法三:

  将瓶盖取下来,用嘴往瓶子里吹空气,也能让乒乓球停留在瓶子的不同位置。吹入的空气把水赶走,乒乓球随着下降,停止吹气,水进入瓶内,乒乓球跟着上升。如果吸瓶内的空气,还可以让乒乓球停在比水槽的水面更高的位置。吸气时,瓶内的空气跑到哪儿去了,它们占据了哪儿的空间?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空气不仅要占据瓶子里的空间,还会占据我们人体内的空间,空气占据着我们周围的空间,进而深化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3、实验效果:

  (1)、以上实验使空气占据空间与空间被替换的现象非常明显。

  (2)、这些实验变静为动,直观易懂,更加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3)、学生不会把手甚至衣袖弄湿,操作简单又卫生。

  (4)、拓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

  五、演示实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空气占据空间,我又增加了一组演示实验。

  1、实验原理:

  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占据空间。

  2、实验器材:

  烧杯、漏斗、双孔橡胶塞、集气瓶、弯玻璃管、乳胶管、夹子、水槽、气球、红墨水适量

  3、实验装置平面图:

  实验一 实验二

  在实验装置时,提醒学生要注意密封效果。同时因为装置中,玻璃器皿多,学生实验时,要轻拿轻放,小心使用。

  4、实验过程:

  实验一:

  学生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在这样一个瓶中装满水,再通过漏斗向里面注水,漏斗中的水肯定不能再流进瓶中,因为已经有水占据了瓶中的空间。

  实验二:

  5、实验效果:

  (1)、增加的实验,把无形、无色的空气变成了看得见、听得着、摸得到的一种物质,学生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并占据空间,获得了生动直观的实验效果。

  (2)、该实验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听觉、视觉,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全面地理解了占据空间就是挤占空间或防止空间被挤占。

  (3)、实验简单,方便教师反复操作演示,有利于学生多次观察实验。

  (4)、该实验方案更加完善,更加严谨。

  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我还给学生准备了一个小魔术—烛火潜水(演示)。

  六、烛火潜水

  七、拓展延伸

  课后探究活动:用什么办法能吹大套在瓶子里的气球?

说课稿 篇6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扇形统计图》,教学内容选自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象的能力,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扇形统计图进行有效的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统计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知道他们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自然生成新知识点。

  五、教学法分析

  1、本堂课力争做到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构建。

  2、“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直到布置作业等环节,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

  3、运用尝试法。尝试的方法属于实践探究式教学,探究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思考,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并合作交流。

  六、教学流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

  1、利用教学挂图出示教材106页的主题图,这是六(1)班同学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境。

  2、让学生看图说说这些同学都喜欢那些体育项目,并引导学生经过调查用自己喜欢的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六(1)班同学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同学的人数。

  3、展示学生制作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介绍给大家这是六(1)班同学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情况。

  4、从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同学们最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但是可以直观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吗?

  5、指出:要想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引出课题,板书:扇形统计图

  在这一环节,创设了学生在校园里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情境,为引出统计的相关知识和有关统计数据提供现实背景。利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不能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引出扇形统计图,说明了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旧知识对比,尝试学习

  出示教材第107页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读图交流,并归纳概括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在本环节,我采用了直观观察的方法对扇形统计图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且在分析扇形统计图数据时,总结归纳,让学生来发现其特点和作用,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练习提高

  学生在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后,出示教科书第107页做一做及108页习题2,使学生会利用扇形统计图处理解决问题,以同桌互问互答得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收集自己家中的收支情况,力争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体会数学带给我们的人文性。

  七、说教学反思

  在统计教学中,学生已经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有一些基本认识。

  首先,在教学《扇形统计图》的导入新课时,我出示小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情境图。让学生利用搜集的数据制作喜欢的统计图,即对旧知的复习,又发现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而引出扇形统计图,接着,我让学生在小组内拿出自己搜集到的扇形统计图,说一说获得了什么信息?最后我让学生思考思考,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当浓厚,积极性很高,我做的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1、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

  新课标中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释放与应用的过程,基于这样的理念,我注重让学生与已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行对比,在对比中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通过对比学生还会进一步理解每种统计图都有它独特的作用。

  2、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从生活中选择数学例题,会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

  3、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 “引导学生自己去想,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引导学生自己去闯”的尝试教学模式。要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去做,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静下心来思考,在整节课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果教学中语言更精练,提问更有针对性,让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一些,大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练习设计更有坡度一些,我想本节课效果会更好。

说课稿 篇7

  《扎根在家乡的传统》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的第二个主题。教材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当地的民间艺术、风土人情等等。该主题共计三课时:第一课时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第二课时了解家乡的民风民风俗。 第三课时《快乐的节日》了解不同民族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

  本节内容是这个单元主题的第二课时,尝试整合资源,以家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调查、访问等形式,汇报、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在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民间文化艺术、乡风乡俗的特点等,初步形成批判地对待家乡民间传统风俗文化的意识。为此,我确立本主题活动目标:1.了解家乡的风俗文化及其特点,知道家乡风俗文化是家乡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

  在本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间教与学的沟通交往,多维互动,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

  2.直观教学法:主要借助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课本中的内容创设成鲜艳的场景、图片展示给学生,辅助教学。

  3.合作探究法:本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学生的汇报交流为主线,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引导学生了解并感受家乡的风俗文化。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家乡和社会成为迫切的需要。本课主题源于百姓生活,在生活中了解家乡,学生兴味盎然,乐于接受。但本课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调查、访问,搜集资料,并在课堂上能合作交流搜集到的资料,这对于四年级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学设计意图

  新课程标准提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发展生活”的理念,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将本节主题活动设计为“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交流体验 师生互动——回顾总结,传承文化”,有层次地启发学生思考,强调学生对家乡风俗文化的体验与感悟。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开始我播放多媒体课件《小拜年》片段创设情境,从而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x。我告诉学生它讲述的就是我们家乡的一个传统风俗:正月里女儿带着丈夫回娘家拜年。古老的中华民族民俗风情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各式各样、独具特色的乡风乡俗。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从而引出主题活动。

  2、交流体验 师生互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方式多样,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种教学活动的效用。我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课前布置学生从家乡风俗文化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住房习俗、戏曲艺术中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研究。然后学生分小组汇报、展示。

  (一)传统节日(出示春节习俗的图片)

  学生结合查找的图片谈过年习俗如贴春联、贴福字、贴门神、贴窗花、挂灯笼、祭祖、放鞭炮、吃年夜饭、吃饺子、穿新衣、封压岁钱,还有看春晚等。然后我让学生思考我们家乡有哪些传统的节日?这些节日又有哪些习俗呢?学生汇报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等节日习俗。最后,我引导学生讨论哪些节日习俗要弘扬?哪些节日习俗要摒弃?重点讨论:过年要不要放鞭炮? 清明节烧不烧纸钱?最后总结:传统节日文化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我们要弘扬一些优良的风俗习惯,如贴春联、贴窗花等,同时我们也要摒弃一些落后的风俗习惯,如过年放鞭炮、清明节烧纸钱,其目的是让人们更加文明健康的过节。

  (二)饮食文化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展示调查成果,如粘豆包、渍酸菜、杀猪菜、猪肉炖粉条、蘸酱菜、地三鲜、饭包、冻梨、冻柿子等。我让学生讨论:这种饮食风俗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饮食风俗值得提倡,哪些饮食风俗存在隐患?最后总结:“民以食为天”,我们的家乡的饮食文化与地域、气候等密切相关,我们的饮食普遍口味重,人们爱吃酸菜等腌制类食品,它们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增加了胃癌发生的危险性。

  (三)住房习俗

  学生展示调查成果,如火炕等。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修建火炕?最后总结:北方冬长夏短,火炕是北方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取暖设备,寒冷的气候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住房习俗。

  (四)戏曲艺术

  学生展示调查成果:二人转(播放二人转片段),介绍二人转由来。引导学生思考:二人转这种戏曲文化的利与弊。最后总结:漫长的冬天,老百姓迫切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催生了极具东北特色的二人转等文化形式。二人转作为北方戏曲文化的代表,还缺少普遍性,现在一些年龄偏大的人爱听二人转,大多数青少年几乎很少听二人转。目前有些二人转粗俗搞笑,丑化了戏曲文化,只有二人转由“俗”到“雅”,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此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家乡在饮食、住房、戏曲文化的风俗与东北独特的地理气候特点的关系,初步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

  三、回顾总结 传承文化

  最后总结:这些扎根家乡的传统风俗文化,凝结着我们家乡人的性情和智慧。让我们传承优良习俗,摒弃落后习俗,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传统风俗!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重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品德与社会课程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本节课的内容涉及面广,需要学生搜集整理的资料多,所以教师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必须要在指导学生活动中下功夫,关注学生探究的细节,加强过程指导,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建议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既是一个主动参与全部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养成独立思考、形成自我主见的过程。在本节主题活动中,要让学生在收集信息的前提下,更加深入地思考相关问题,如哪些节日习俗要弘扬?哪些节日习俗要摒弃?过年要不要放鞭炮?清明节烧不烧纸钱?等,教师必须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畅所欲言,这样才能增强学科教学的实效性。

说课稿 篇8

  一、对教材的认识

  《回声》是一篇科学小童话。它通过小青娃在石桥洞里听到自己叫声的回声及和妈妈的对话,生动有趣地说明了什么是回声和产生回声的原因。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第一自然段描绘了小河上一座美丽的石拱桥。第二自然段讲小青蛙在桥洞地下发现了回声。第三至五自然段将青蛙妈妈怎样让小青蛙懂得了什么是回声。第六自然段讲天真活泼的小青蛙在桥洞里欢快地叫着,它觉得回声很好玩。

  本文在写作上有如下特点:深入浅出说明了一个科学知识。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减缓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回声》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组的第二篇课文。本文承担着什么是回声以及回声产生的原因这一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与理解的任务。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文内容及课后作业,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有熟字组成的新词。

  本课时只需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回声及回声形成的原因。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现象,离孩子的生活实际较远,对于其道理何在,学生难以理解,故引导学生弄懂回声形成的原因,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1)直观演示法

  针对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课堂上利用投影片以及石击又观波纹的.实验,通过直观演示突破重难点,使学生真正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2)比较法

  比较青蛙妈妈说的与做的关系,从而懂得什么是回声。

  2、学法

  表情朗读法。本课是一篇科学童话,很适合表情朗读。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多指导学生去读、去体味,从而提高其表情朗读能力。

  四、完成目标的具体措施

  《回声》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分散在四步教学程序中完成,从整体上的构思如下:

  (一)自由谈话导入新课.由”声”字入手,让学生畅谈平时听到的声音,创设热烈的发言气氛,然后出示课题,问: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带着两个任务读书:①标出自然段;②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三)突出重点,讲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课堂上借助灯片和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回声产生的原因。其它段落的内容则通过学生的读去领悟。

  (四)总结全文,激发兴趣。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在什么地方听过回声,趁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1、教学目标1的完成可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齐读第四自然之后,要求学生找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此时,让学生观察投影片,河水起了什么变化?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激起波纹)当水波碰到河岸的时候有发生了什么情况?继续观察投影片,根据回答(板画:荡回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新奇的自然现象,借助投影和板画,让孩子们观察图画,在说一说,不仅使孩子在头脑里产生直观的,鲜活的印象,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环节:以“青蛙妈妈的话对不对呢?”这个提问再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运用实验,化静为动,小实验的操作过程如下:

  先在投影仪上放一个圆形水槽。告诉学生:水槽里的水好比河水,四壁好比河岸。然后随手投下一块石子,要求学生观察并口述水面发生的变化:槽内的水被小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槽臂,又荡了回来。

  演示小实验展示了水面波纹活动的景象,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为了检查学生观察的效果及对第四自然段的掌握情况,我又出示了这样的填空题(即课后第二题的第一小题):

  青蛙妈妈捡起一颗石子,()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碰到河岸,又一圈一圈地()回来。

  第三环节:讲读第五段,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青蛙妈妈的话,而青蛙妈妈的话关键在于第二句和第三句。我把第二句和第三局用投影出示之后要求学生反复读,同时思考这个问题:青蛙妈妈说叫声像水的波纹,它们到底哪儿像?这个问题有一定得难度,估计一部分学生会找出它们都是碰到障碍物要返回来。也可能学生会出现意到而辞不达的现象,那时,在因势利导,找出最合适的表达方法。

  在学生弄明白这个问题之后,要求学生在读这二句,思考这个

  问题:小青蛙又一次听到的声音我们叫它什么?估计学生不难答出是回声。最后要求学生把青蛙妈妈的话完整地读一遍,同桌讨论小青蛙是怎样听到回声的?

  第四环节:出示填空题(),碰到桥洞的(),也要()回来。小青蛙就听见自己的声音了。

  如果学生能够顺利回答出小青蛙听到回声的过程,这个填空题意在巩固学生讨论的结果,如果学生不能顺利回答,这个填空题又可以帮组学生整理自己的语言.然后要求学生指着板画把听到回声的过程说一说,只要学生能顺利叙述,教学难点便在此突破.

  2、教学目标2的完成分散在整节课的教学程序中

  这个故事发生的环境是美的,“长虹卧波”成圆月:小青蛙“呱呱”的叫声和回声是美的,交出了水塘的一片生机和活力,教学如果囿于回声原理的讲解就枯燥了,而应该设法让学生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情趣之中,因此,根据教学重点和训练的需要,我设计了“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自然练读”、“有感情地读”等训练方法,用朗读加深对美的体味,带着美好的体验在读书求证,语言、思维、情感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说课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三袋麦子》。

  一、教材分析:

  《三袋麦子》在是一篇童话故事,一共有九个自然段,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文中有他们喜欢的动物形象。

  二、学情分析:

  我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充分的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意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课文内容故事性强,线索比较清晰,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讲故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

  2、会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并结合自己的领悟大方的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时,我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的重点,“能正确的评价三个小动物,抒发自己的观点”作为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法,讨论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学法: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议、演等去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条理清晰。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简洁的导入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复习导入,通过对上一节课字词以及知识的回顾,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

  (二)、精读课文,分段理解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学生对于课文小动物的喜好,鼓励学生读出自己喜爱的段落,进而引导学生着重阅读重点的自己,从而引导学生交流,同时指导学生朗读。现就以土地爷爷拜访小猴为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我展示土地爷爷到小猴家这一部分内容,并让学生边看图片边想,让学生看后说说小猴家的麦囤里怎么会堆得满满的呀?同时指导学生读好小猴的话。接着让学生交流:看着小猴家丰收的情景,听着小猴自豪的话,你准备怎么来夸夸小猴呀?最后,老师扮演土地爷爷和学生一起表演这部分内容,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自由组合表演。教学拜访小猪、小牛的思路与拜访小猴这部分基本相同,只是问题有所不同。通过学生的看、想、说、读、演,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对三部分内容学完之后,引导学生交流:同学们,森林里还有很多的小动物他们有不同的声音你的做法又是什么呢?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的做法呀?为什么呢?在此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同时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感受快乐,得到收获,学会相互接纳,倾听、分享、互助,交流与合作的技能。

  (三)、拓展延伸,活跃思维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当学完本课后此时学生脑中一定会想假如现在土地爷爷真的从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麦子送给我,我该怎么处理呢?这时就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创新能力。

  复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记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句,提高阅读和写话能力。中年级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切实地把复述训练落到实处。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课文精华的体现,我的板书主要采用帖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简洁、概括,是文章结构的简缩,展现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三袋麦子

  图(小猪)——吃光——憨厚

  图(小牛)——保存——节俭

  图(小猴)——播种——聪明能干

  以上设计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在你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得到提高!谢谢!

【【推荐】说课稿九篇】相关文章:

【推荐】小学说课稿范文汇编四篇07-13

【推荐】语文说课稿初中范文集锦7篇07-19

【推荐】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范文集锦九篇08-02

【推荐】幼儿园小班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07-20

【推荐】五年级数学说课稿四篇08-29

《变废为宝》说课稿12-26

《山雨》说课稿12-15

《下雨了》说课稿12-08

风筝说课稿12-06

爱莲说的说课稿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