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育范文>说课稿>种群的特征说课稿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

时间:2021-11-13 09:55:0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种群的特征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1

  一、基本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习兴趣,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意识。教学要符合多元智能理论与智慧教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实践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探究式学习和个性发展得到最大体验。

  二、整体设计思路

  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在设计本课时本着“激趣、创新、应用、拓展”的原则做了如下尝试:其一,根据《新课程标准》灵活处理教材。其二,补充教学材料:示例、图片、资料等。其三,充分利用和开发生物课程资源。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力求通过多样化的操练和活动,创设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种群的概念,性别决定,生物因素中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等生物知识,可以用来解释和分析本节内容中的有关问题。学生掌握的数学上比例的知识可以用来进行标志重捕法的有关计算,将数学知识和生物学知识进行渗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性别比例失调等内容,迫切地想了解进一步的知识,想用专业的科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都愿意参加小组学习活动,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意见,并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能够积极地动手、动脑参与实际操作。

  四、教材分析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情感目标:能参与我国人口问题的讨论,关注我国的人口问题与计划生育政策,形成社会责任感,并增强环保意识。

  (2)、教学重点: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3)、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五、教学过程简介:

  引言:通过前面第1-3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个体水平看,生物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自身的稳态,完成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而在自然界,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第4章开始我们要转变视角,以群体为研究对象。今天我们首先研究群体的最基本单位——种群。有关种群我们在必修2已学过它的概念,大家回忆并做判断题后引出作为群体必然有与个体不同的特征。研究一个种群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而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特征是分不开的,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一)、种群密度

  1、概念(自己阅读)

  2、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引问:如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呢?学生讨论并总结:小范围可用直接计数法,大范围只能用估算法。

  3、观察材料讨论:如何计算一片方框中圆形的数量?

  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评价,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估算结果?有哪些方法可减小偏差?最后出示样方法的基本操作流程及注意点。(详见课件)

  4、录像观看

  总的教学策略以教师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种群的特征,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来加以介绍。

  一、教材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教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该内容是学生的视角从微观、个体水平到宏观、群体水平的转折点,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有重要的意义。教材讲述了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种群的特征,为学习本章重点内容之一种群数量的变化打下基础,为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学习埋下伏笔。教材着重讲到了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方法,以及种群的其它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其中还涉及了探究活动、模拟实验,我将新课教学安排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分类,步骤和要点。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种群的特征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分类,步骤和要点,特别是样方法的细节。标志重捕法则要会进行相关计算。

  2、技能目标——通过模拟调查种群密度,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能了解本节课的实践价值,比如害虫的数量控制、牲畜的养殖量的确定等。

  三、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前面第1-3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个体水平看,生物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自身的稳态,完成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而在自然界,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第4章开始我们要转变视角,从微观到宏观,即以群体为研究对象。

  2、模拟调查,亲身体验:通过教材中蒲公英的密度调查问题,初步让学生形成种群调查的两大方法,逐个计数和估算法,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用估算法来统计、如何减少误差、如何处理边线上的'数量,从而让学生初步了解估算法的步骤、细节。

  3、归纳小结:对于种群密度各种调查方法的适用对象,注意要点逐一讲解、板书。

  四、反思

  课不足之处:板书的注意了休息,但不够美;,从时间上看,如果讲述过程更快一点,留几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结就更完整了。

  从本次活动来看,我还是有收获的,本节内容在高考中考试频率比较低,也不太好讲出亮点,按以往的教学,可能一节课会将种群的其他特征都讲了,本次经过反复琢磨,讲述的方法有提高,比原来有新意,所以只要做有心人什么内容都能讲出色彩。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的特征”,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七个环节加以介绍。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是高中阶段所涉及的内容中由微观、个体水平到宏观、群体水平的转折点,本课题讲述的种群具有了个体水平上没有的,新特征,新属性,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整体不是部分的叠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有重要的意义。为学习本章重点内容之一种群数量的变化打下基础,为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学习做了铺垫。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方法,其中还有一个探究活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由于这一活动需要在野外进行,且属尝试模仿层次,故新课教学安排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实践活动为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涉及过种群的概念,对种群有了初步的了解,关于“种群”的学习具有较大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且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学生们的主观愿望是多参加实践活动,但学生盲动性又较强,观察、分析数据、提炼其中内在原理和规律等等方面的能力有限。教师可通过合理的引导能够让他们对本节内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水平,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生物学素养。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种群的概念及内涵;

  (2)列举种群的特征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3)尝试着运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概念,培养学生形成概念并利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通过种群密度估算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方面是要激发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另一方面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出现的关于种群特征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喜欢生物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分析和教学目标,我提炼出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种群的数量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2)种群密度估算中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并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

  (2)模拟实验:

  (3)讨论法:

  (4)合作探究: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为学生创设参与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引导下,小组进行讨论活动,最后全班相互交流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整体生物学素养。

  教学过程

  好的教学方法需要恰当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才能发挥作用,下面我重点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1、复习旧知,揭示主题(2分钟)

  2、创设情景、引入新知(2分钟)

  3、自主学习、获取新知(5分钟)

  4、合作交流、模拟实验(10分钟)

  5、自主学习、获取新知(3分钟)

  6、合作交流、展示结果(15分钟)

  7、归纳总结、反思升华(5分钟)

  在引入新课环节,借助多媒体展示问题,通过典型例子,让学生明确种群概念的三个要素。

  通过例题引入种群密度概念,激发学生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渴望问题解决的心理处于激发状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在学习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弄清样方法的步骤和方法,然后根据教材第60页“问题探讨”中的要求,在模拟草地上,确定样方,体验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体会取样的关键是随机性,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调查计数,不同小组分别取样、计数,最后将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完成尝试模拟操作,让学生体验科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标志重捕法教学中,为了避免将这个方法当做知识来灌输讲授,我补充了一个模拟实验,使用记号笔对30个乒乓球做标记,放回到盛有200个乒乓球的暗箱,模拟被捕获动物个体经过标记后放回到原生活环境,然后每次从暗箱中随机抓取乒乓球,进行计数和统计。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的体验这种方法的关键环节,即:动物标记和重捕。

  接下来种群数量的其他特征教学,通过多媒体问题驱动,学生自主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教师补充完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对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关系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学生小组讨论,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展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猜想并尝试表达,小组展示,合作讨论,在教师的启发下,层层深入准确掌握知识要点,进一步强化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种群的特征并不是并列关系,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最后评选出能够表明种群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最佳结果,及时评价和激励可以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学生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板书设计

  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及要素:

  2、种群密度的两种估算方法:(1)样方法(2)标志重捕法

  3、种群的数量特征及之间的联系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相关文章:

《山雨》说课稿12-15

《下雨了》说课稿12-08

风筝说课稿12-06

爱莲说的说课稿12-05

《倒数》说课稿11-29

《所见》说课稿11-26

《篮球》说课稿11-24

《劝学》说课稿11-20

《鲸》说课稿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