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实用文档>活动总结>三年级科技活动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1-07-25 08:54:56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科技活动教学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学工作总结1

  20xx年3月26日到4月1日,为期一周的校园科技节活动在学生的热情的参与和收获的喜悦中降下了帷幕。

  此次校园科技节,以“热爱科学放飞理想”为主题,设立了许多趣味活动,如科学小故事演讲比赛、猜谜游园会、优秀科幻画展示、优秀小制作的展示、观看科普电影等活动项目。开展校园科技节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广大师生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节是一个属于所有学生的展示舞台,你可以在这里尽情展示你的科技才能。本次科技节得到了全校同学的热情支持与参与。现将本次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主题突出,目的明确

  本次校园科技节活动以“体验、创新、成长”这一活动展开。通过科技节的一些趣味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这次演讲比赛,让学生树立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正确概念。

  (二)精心组织宣传到位

  为使科技节高效有序的开展,学校成立了以学部主任为科技节活动的组委会,负责制动活动方案,就在科技节之前,还召开了专门的科技节活动筹备会,明确职责,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学校还通过国旗下讲话,全体教师大会、班主任班会大力宣传本届科技节的活

  动主题和意义。提高广大师生对科技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本届科技节活动的内容丰富,创立了许多趣味活动。本届科技节在前几届的基础上,内容更加丰富,组织工作更为严密细致。形式多样,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兼顾,既紧张又轻松愉快,营造了浓厚的科学氛围,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首先,在活动之前制定了科学、可行的计划,将科技节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大力宣传普及科技知识、营造科技氛围。

  第二阶段是开展科技竞赛,深化主题阶段。设计安排了涵盖各年级、各学科的比赛,其中三年级主要包括五个项目:科学小故事演讲比赛、猜谜游园会、优秀科幻画展示、优秀小制作的展示、观看科普电影等活动项目。。

  第三阶段是展示科技成果、总结表彰。在这一阶段举办了科技手抄报、小制作、科幻画的专题展示,组织各年级同学参观

  校园科技节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它留给同学们的记忆和影响将是深刻和长远的。如何充分发挥科技节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力,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日常的课堂学习当中,是每个科学老师后续需考虑和关注的。祝愿所有的同学能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学工作总结2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的总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技活动课的第二册,学科认识尚没有成熟,难谈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继上期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

  本册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五、教学措施

  1、把科技活动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技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技活动学习。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

  六、课程安排

  周数

  课程名称 1

  瓶中的鸡蛋2

  瓶子和气球

  是什么力量使乒乓球鼓起来4

  停在空中不动的纸飞机28

  会吸水的马铃薯

  小帆船蜡钥匙

  发声的转盘

  新颖的书签红外线技术隐形飞船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学工作总结3

  一学期的科技活动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同学们对科技活动的喜爱。科技活动不仅因为它具有趣味性,而且还是劳技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们了解了许多材料的性能,掌握了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完成成品的工艺过程,培养了学生爱劳动、爱科学,既能动手又能动脑和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品质,科技活动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示才能和想象力的舞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好机会。也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通过亲身实践,学生更多的了解科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从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在科技活动中,学生确实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制作,增长了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这项科技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智力开发,科技成材的舞台。同学们体验了科技与体育相结合的快乐。也学会了仔细辨别材料,熟练使用工具,在实践中增长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然而,由于对科技活动的理论研究的缺乏,实际教学中呈现出明显的自发性、随意性的特点,比如,科技活动的方式和组织形式,科技活动材料的选用、制作工具的选择等问题上都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探讨、系统的研究。因此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具有指导性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也缺乏一套可借鉴的操作体系。另外由于教学时没有走出去,闭门造车,信息过于缺乏等,这些问题都限制了我们对科技活动的认识与深入展开,这些也将成为我今后活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当然我也将在活动中逐渐的去摸索,总结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我相信,既然希望的种子已经播撒在了这片土地上,那么她的茁壮成长,她的枝繁叶茂,她的硕果累累就指日可待了。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学工作总结4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三班科技活动的教学,现将一学期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本学期的科技教学主要分为科学实验、科技制作、科技前沿、创新技法4个大的方面,其中,有“热水变凉实验”、“冷水和热水”、“尺子向哪头掉、“奇妙的平衡”、“单向水阀门”等5个科学实验,学生们通过观察、动手制作,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有“报信信箱”、“翻桨船模”、“萝卜马德堡半球”、“橡皮筋动力赛车、“转圈的小马”等5项科技制作,锻炼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介绍了科技前沿,如“电话”、“到太空去”,让学生对科技产生无限兴趣和遐想;了解了“变一变”、“合理组合”两类创新技法。

  每一课都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引导学生探索科学道理。第二,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制作,提高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通过分析与讨论,提高创造能力与精益求精的品质习惯。虽然科技活动目的、内容非常明确,但如何来上好科技活动课呢?现根据我平时的教学实践将科技活动教学归纳为五个环节。

  一、实验演示,激发兴趣。

  在科技活动课中,实验、操作、演示、制作,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实验演示形象、生动、直观,只要学生凭着自己的一双眼睛,就能发现有关理论和现象,不需要教师去做任何解释,它比任何解释的说服力都强。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中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一种想动手操作的欲望,都跃跃欲试,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

  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在实验演示的基础上,学生的兴趣正浓,脑中正不断地呈现着刚才实验演示的整个过程,对于实验中所产生的种种疑问,他们都会去竭力地寻找着问题的答案,此时,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的。趁这个热度,教师马上引导学生对刚才的实验进行分析讨论,分析现象所产生的原因,讨论操作过程中的要点,甚至是制作上的原理。凭着教师正确地引导和学生自己想象和探索的结果,然后由学生自己来归纳总结,说出其中的奥秘。这些往往就是本课知识的重点所在。这时,这些知识就在分析讨论中悄悄地进入了学生记忆的深处,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愉快的教学中学到了知识。

  三、小组合作,巩固提高。

  小组合作,巩固提高,这是小学科技活动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实践性是科技教学的一大特点,实践常常在科技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科技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制作和实验,这往往是学生在课中梦寐以求的,学生对此更感兴趣。他们不光想亲手实践一下,而且都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得出和老师一样的结果,充分地享受自己成功的喜悦。这样,既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又使学生在本课中所学的知识在愉快的实践中得以加深和巩固。

  四、运用知识,尝试创造。

  学习知识并不是仅仅为了博学,更重要的是去运用知识,而且要创造性地运用。因此,在科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应做好正确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去运用自己所学到理论知识,展开思维进行创造发明。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普及活动,结合科技创新大赛广泛开展活动,开展以科技为主题的班队活动、科普知识抢答、鼓励学生参加模型运动会等,让科普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在潜能生转化方面,我将关注那些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动手能力差的孩子,除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外,更加着重指导他们的动脑、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学生的科技教育工作意义深远,我热爱这项工作,并将继续探索与努力。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学工作总结5

  通过一个学期的《科技》教学,我对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等,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下面从以下几方面略作总结。

  一、学生——地位变了

  多少年来,我们的学生一直是"受教育者",他们一直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对象,只是听老师讲课,接受老师教给他们的知识,提出不懂的问题寻求老师的解答??从来没有成为教学的主人,从来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老师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而今,在《科技》中,学生的地位却改变了。

  1.学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科技》教学活动方案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具体教学班级学生需要进行设计的。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强烈的针对性。教师活动方案的设计必须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兴趣,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还要考虑到班级、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其次,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要具有较大的弹性,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调整。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与以往的教案不同,它只是对活动的准备和计划,而不是对教学过程的严格安排。因此,它具有较大的伸缩性。教师在具体组织活动中随时会遇到学生的"突发事件",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有思想,会依照自己的意志开展活动。而活动中出现的许多内容可能是原先方案中没有安排,不曾考虑到的。所以,我们的活动方案只能是一种思路,一种目标,而不应该是一个具有严格"程序"。

  再次,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尽可能让学生也参加进来,让学生成为方案设计的主人之一。在《科技》中,我们的活动方案是为学生而设计,而参加活动的人是学生,所以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我们设计方案当然应该问问"主人",为"主人"着想。教师在设计具体活动方案时,需要问问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出谋划策,想出尽可能好的点子,尽可能多的办法。这样,活动也就成功了一半。

  2.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科技》课程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以调查、观察、实验、讨论、谈话、制作、表现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和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等发生实际接触,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而学生就是在这种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发展。所以,学生在《科技》的学习中,不再是以往的被动受教育者,而是教学活动完成的主动者。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活动,决定了每次教学活动的完成与否,成功与否。所以,在《科技》的教学中,学生不再是配角,不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学活动过程的主要主宰者。

  3.学生是教学活动之后的最好总结者。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结束,一节课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学生认识活动的结束。所以,在教学活动之后,总结是十分必要的'。而如何总结活动,调整今后的教学,在《科技》这门课中,学生是最好的总结者。一次活动以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活动的体会、要求、新的设想,为今后进一步成功搞好教学活动提供依据。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发展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能力等。教师还要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活动成败,在下一步活动方案设计中取长补短,把活动设计得更完善。总之,教师在总结活动时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要以学生为依据。

  二、教科书——作用变化了

  许多年来,教科书的地位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它一直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师生运用。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是以教科书为中心进行教学。而今,在《科技》这门课中,教科书的作用变化了。

  《科技》课程的教科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变化,使它成为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而不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或罗列知识、技能的清单供教师讲授,不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讲述,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圣经"。《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作用实际上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1.教科书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参考资料之一

  《科技》教科书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设计教学活动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对教科书进行认真的研究,然后结合本校实际,结合学生情况,具体设计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教科书只是教学内容的一种参考。教师不必刻板地以教科书上的语言、活动为教学的依据和教学的唯一材料,不必照本宣读。而可自行设计更实际更适合班级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讲切合自身实际的语言。

  2.教科书是教师教材再创造的一种资源

  《科技》课程教科书为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和开发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同时,也是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富有特色的本地区、学校、班级课程提供了线索。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不应是只教一些教材中提到的内容,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补充,进行再创造。而在此过程中,教科书则是最好的参考工具。

  三、教师——角色转换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教师一直以知识的传授者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在《科技》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却转换了。

  1.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

  在《科技》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人,不再是教导者、监督者、评判者,不再是"教"教材的人,不再是居支配地位,单向地向学生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人,不再是绝对权威的、不可否认的、高高在上的教授者,而是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完成教学活动的人。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

  2.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科技》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形式。在本课程中,教师不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支持,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学生进行各种尝试。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进行活动,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着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实现对学生的引导。

  3.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在我国几千年来,"师道尊严"一直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准则。解放以后,尽管师生关系不再那么等级森严,但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教师还是占据着绝对的支配性地位,强制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师生间并不存在双向的沟通和互动关系,教师只是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科技》课程中,教师与学生则构建了新型的民主、平等关系。师生在课堂上互动,学生的每一个建议都有可能被老师采纳,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有可能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因此,学生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旁观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不再是教学过程的配角,而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民主的,平等互助的,他们的共同努力构建着这门课程,完成着这门课程。

  总之,在《科技》这门课程中,学生、教材、教师有了全新的概念,有了全新的地位和全新的关系。这些正是未来教育逐步追求的目标,是中国教育同世界教育接轨的开始,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学工作总结6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科技活动教学工作。一年级的科技选择了科技制作这些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的方法,创造制作科技产品,同时努力号召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教学中,我把科技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组织故事会。

  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科学实践活动。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进行社会调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科技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3、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科技活动的精髓在于“实验、制作、探索、创新”八个字。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获得解决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科技实践能力。

  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学工作总结7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的总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1人,大部分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学习积极努力。学生对科技活动课具有浓厚的兴趣,科技活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在科技课上学得有趣的知识。科技课的开设,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开阔视野,调到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科技课的开设,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科技活动课的兴趣,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也提高了能力。在本学期科技活动课教学中,应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本学期的努力,学生能够的各方面能力都应有所提高。

  三、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究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时间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五、教学措施

  1、把科技活动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技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技活动学习。

  7、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科技局2021年科技活动周工作总结10-14

三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05-03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12-29

三年级英语上册教学工作总结09-03

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07-05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工作总结06-23

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06-01

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05-16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08-26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