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演讲致辞>演讲稿>教育演讲稿

教育演讲稿

时间:2021-08-03 16:52:03 演讲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热门】教育演讲稿模板汇总9篇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使用上演讲稿的情况与日俱增,那么你有了解过演讲稿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演讲稿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教育演讲稿模板汇总9篇

教育演讲稿 篇1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大多数人在追求一纸文凭的同时,却忽略了文凭背后最重要的东西——素质!于是一个新的名词产生了——素质教育。何为素质何为素质教育?

  《辞海》中这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

  而广义的素质指的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我在这里讲的主要是素质教育里的道德教育,不得不说的是在应试教育当道的今天,素质教育走得是相当坎坷。许多家长对孩子都有这样的观念:你只管给我把成绩搞好,其他的你都不用关。他们所注重的只有孩子每年成绩通知单上的几个阿拉伯数字,于是就上演了一幕幕名高校高材生因生活级各方面不能自理而被退学的画面。

  然而这些现象并不仅仅只体现在我们的家长身上,连很多学生都这么认为,他们通常认为只要自己成绩好,只要自己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就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所以平常不注重自己的行为习惯,不主动和别人交往沟通,不注重培养自己在社会的必要生存技能。从而一到社会就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处处碰壁而自己却不知道所以然。只知道抱怨英雄无用武之地,只知道抱怨偌大的世界怎么就没有一个能识别自己这匹千里马的伯乐,然而他们却忘了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匹合格的千里马。记得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由招聘工作人员故意布置的在明显的过道丢弃了一个空易拉罐的著名企业招聘现场,聚集了许多的应聘者,然而招聘的名额只有一个,他们一个个在招聘台前排着队等待着招聘人员的考核,没有谁注意到那个易拉罐,或是看到了直接从上面跨过去,好像它跟自己根本无关。并且还有一个人从上面踩了过去,低头看了看不知道该怎么办摇了摇头走了过去,就在这时其中一个应聘者走了过来,弯下腰捡了起来并随手扔进旁边的垃圾桶。招聘人员看在眼里继续着他的招聘工作,等轮到刚才那个人时,简单的看了一下他的简历让他简单的说了两句,就当场宣布他被录用了,其他的人很是不解,自己的简历比他厚,口才比他好为什么偏偏他被录取了而自己确被不明原因的拒绝了?讲到这里我想不用我说大家也应该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吧!现在的企业注重的不仅仅是你的能力,还有就是你的素质,就像我上面说的你是千里马,但是你是否想过你是不是合格的千里马?

  在素质教育进行艰难的情况下,我们遣责备教育部门办事不力的同时是否可以去想一下到底谁是阻挡素质教育推进的障碍物?或是说反省!单单的一纸文件是不能提高所谓的素质的,单单靠教育部门的单方面努力也是不可能的!在学校外面随处课见被同学们随意丢弃的垃圾,在公园里外面随处可见没喝完的矿泉水。然而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把自己没喝完的矿泉水带走都是很轻易就能做到的事。你是否想过你的种种随意行为让人对你产生什么样的印象,给自然带来多大危害……你是否会想到就是你这种随意的思想给给素质教育的推进带来了多大的阻力!

  的确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在短时间内真正的做到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是不可能实现的,也不是靠我们一己之力就能够办到得!别人我们管不了,但我们何不从自己出发,先把自己管好,我想全民的素质也是建立在个人之上的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管一下自己,约束下自己那么素质教育普及全民素质的提高不就指日可待了吗?我们每人都向前跨出一小步离目标不是就更近了吗?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为社会美好的明天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吧!

教育演讲稿 篇2

  今天,我们又一次召开全市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会议,表彰先进,总结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改进提高,更有效地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更有效地推进全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XX年我市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座谈会和XX年全市中小学体育工作会议以来,全市中小学进一步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艺术教育规程》,贯彻《**市中小学体育工作规范》,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具体表现在:

  (一)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认识不断统一,理念进一步更新。

  学校体育艺术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抓好这项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体育艺术文化内涵,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以体育艺术“2+1”为突破口,以课外文体活动为主要载体,推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体育艺术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培养并拓展学生体育艺术个性特长,让学生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已经成为我市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两年来,经过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面貌得到迅速改变,亮点层出不穷,无论是群体性工作,还是竞技性工作,都得到了省厅领导和教育部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

  (二)我市中小学体艺课程计划基本落实到位,每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基本得到保证,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已在全市校园呈现出生气勃勃、生动活泼、生龙活虎的局面。

  在每年两次的检查中,体育艺术课程基本上做到了开齐开足,小学高中最好,初中次之。小学段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从领导重视、制度建设、活动模式、活动内容、教师参与诸方面都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涌现了一批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地处我市西部山区的溪华小学,是一所只有10个班的小学校,他们有一支对学校体育高度重视的特殊团队,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以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着眼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开拓活动场地,为学生创造了“人人有场地、个个有器材”的健身环境,开展了丰富多彩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健身活动。教育部体育卫生督导检查组是这样评价的:“溪华小学的师生非常阳光,充满活力,大课间活动生动活泼,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创新项目,学校的地面棋盘,既益智又益体,可以在全国推广…”;实验小学加强教师责任意识教育,重视制度建设和体育组织网络建设,注重评价、强化激励,保证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不断发展。绣湖小学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个性”为办学思想,制定了《绣湖小学体育工作规范》、五星级体育考级办法和“体育明星”考级制度,并和班级、个人评优挂钩,为学校体育工作常态化奠定基础;朝阳小学重视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提出“让运动成为习惯,让阳光充满校园”,的口号,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在中学,也有很多学校扎实开展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中学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为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多年来,他们始终坚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净室制”制度,早操晨跑也充分体现出**中学的良好校风校貌;宾王中学依托校本课程开发,丰富群体活动的资源,开发了近二十多项体育锻炼项目,“人人健体,个个争先”的体育口号已渗透到学校整体工作。

教育演讲稿 篇3

  教师这个职业,是我走上教师岗位后不久才爱上的。从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很偏远的村小学任教。那个小学办学条件不好,全校共七个教师中竟有一大半是村里请来代课的。我到校的第一天,接待我的是学校的校长和村里的领导。他们都说我是“新鲜血液”,是那所小学,那一个村教育教学的希望。我有些受宠若惊。后来的日子里,村民们对我的情意让我不得不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只要发现自己有懈怠的,心里就会不安。早上,学生们轮流着给我送菜,晚上,家长们又轮流着请我到他们家去“家访”。那些优等生的家长说,他们的孩子在学校成绩好、表现好都是我的功劳,要我继续好好地指导,使他们有更大的进步。那些一般学生的家长说,我是正规师范毕业的,有知识,有水平,有能力,一定有办法让他们的孩子有好的转化。我感到好惭愧:我才接那个班没几天,学生的成绩好怎么就成了我的功劳了呢?虽然我是师范毕业的,但教学经验不足,远远比不上那里的老教师。但这些足以让我感到,这不仅仅是他们对我的情意,还有的--那就是他们寄托在我身上的厚望。从此,我下定决心:干上这一行就要爱上这一行,要为它奉献我的一切。

  记得还是在念师范的时候,天天听着,看着,念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校训,直到满怀信心地走进着满是孩子的天堂时,周围老教师的爱岗,敬业,奉献行为和他们不畏艰苦,孜孜不倦,潜心奋斗事迹,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教师,什么是奉献。教师没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耀人的光环,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将学生引向知识的彼岸。这种高尚的师德情操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为师之本。师德的最高境界就是奉献。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里的一个个教师典范,最多的还是代课教师,他们拿着的工资仅是别人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而做的工作却比别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并不是除了教书就不会做什么了,而是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甘愿为教育奉献自己的一生而无怨无悔。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十七个春秋了。十七年的风风雨雨,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尝遍过后,我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离不开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需要我。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或是布满沼泽,我都一如既往,绝不退缩。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一生以教为重的精神教育着我;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几十年始终安于粉笔生涯的精神激励着我;最美乡村教师典范的奉献精神鞭策着我;周围同事们不辞辛苦,努力钻研,积极进取的行为鼓励着我,让我更增强了我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我爱我这平凡的职业,我愿做红烛,我甘为人梯,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

  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有一首歌谣最为动听,那就是奉献,无私的奉献,播撒着未来的希望。三尺讲台,是我们默默耕耘的土地,扎根这片土地,是我们的光荣和自豪!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把自己的青春,理想,信念,智慧毫不保留的奉献给他而无怨无悔!

教育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交流我们为人师的幸福和快乐,付出和收获!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爱的力量》。

  寒暑易节,岁月如歌!从教十三年,做班主任十三年,我虽然付出了数不清的心血和汗水,但我收获的是那么多学生的展翅高翔,收获的是我们彼此心中无尽的惦念和牵挂,是经岁月流逝而在心底越来越醇的师生情爱。与同学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铺就了我的又一条生命旅程,那就是充满爱的心灵之旅!

  今天,就在这个讲台上,我再次回首离我最近的却是最不平常的一段心灵旅程!

  今年,我接任四年(1)班的班主任工作。

  开学第一天,当我走进这个班,我看到的是42双眼睛,那是一双双充满个性、张扬、挑剔、怀疑、调皮、冷漠,甚至还有挑衅的眼睛,凭我做班主任这么多年的经验,我知道,这个班不好带,但我胸有成竹,我一定会把这个班带好。因为我深深知道:我有这样一种力量,可以给顽劣以理智,可以给懦弱以坚强,可以给浮躁以沉稳,可以给颓唐以激昂,可以给迷惘以理想,它可以穿越再遥远的心灵的距离,那就是博大无私的师爱。

  我把我的爱无私地给了我的学生。我要让我所有的学生眼中都充满自信,充满宽容,让我所有的学生都充满对未来的追求和渴望,要让学生知道,为了明天,无论是何时何地,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在心里,给自己一轮太阳,有了它的照耀,何时何地都不会绝望,老师就是他们的太阳!在寒冷时给他们以温暖,在黑暗时给他们以光明!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用自己的人格和做事原则影响着我的学生。

  每天,我都准时走进教室的门,我想让每一个学生看到我的身影。无论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学生出操,我也跟在学生队伍的后面,和他们一起,我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热,他们冷,他们累,但老师是跟他们一起的!

  我用我的爱温暖着我的学生。

  学生身体不舒服了,我就给他们悉心的照顾、关怀。我班里的女生郝婉施身体很差,每当她不舒服时,我会递水送药,家长来了之后感激地说,梁老师,辛苦你了,把孩子交给你,我们做家长的放心。我告诉她,我也是孩子,我也有孩子。

  一次次悉心照顾,一次次灯下的促膝长谈,一次次课外活动操场上的激烈比赛,我完全融入了学生的生活,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我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熟知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他们的任何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不会逃过我的眼睛,都在我的心里,我也在学生的心里。

  嗓子不好了,会有学生把清咽糖放到我的讲桌上,我感冒了,会有学生主动帮我拿水﹍﹍正是学生对我的这份爱的重负,让我更加爱我的学生。

  生活中许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而教育就是这样一种职业,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抚摩,一个微笑,都是伟大的爱的力量。

  爱是最伟大的教育,也是最成功的教育。

  苏铭钊,他在班里就出好多的问题,上课跟任课老师顶嘴,跟同学闹矛盾,甚至想打架,他在同学们中间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让任课老师对四(1)班也有了不好的看法,我找他谈话,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到是桀骜不驯,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可教育的坏孩子,我从来这样认为。

  我用我的宽容原谅了他一次次的错误!给了他无私的关心和爱护,

  一个学期下来,他适应了,思想有进步了,他的母亲来到学校,笑着对我说:“谢谢你,梁老师,你比我更懂我的孩子啊!”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也许有人不明白,我这样苦苦地工作,图的是什么呢?是啊,曾经我心里也极度不平衡过。干了那么多年,接的差不多都是“远播臭名”班级,连职称考核也没一个“优”。但自从我看了一篇文章后,观念全变了。记得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凡事感激,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激欺骗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让你醒觉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你应该独立;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是啊,我庆幸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庆幸我做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我在学生的身上看到了爱的延续,我在学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谢谢大家!!

教育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高一(2)班的李晓丹。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

  以前自己对生命、生存、生活这三个词没有太深的印象,总觉得只要自己过好每一天就可以了。直到最近学习“三生教育”,回顾祖国历经一次次的磨难,看到人们经历一次次的坎坷,才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三个词的真正含义。

  对于个人而言,再也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了。有了生命,才能学会生存的本领;学会了生存的本领,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生活的方式又直接决定着生命的价值。这三者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

  生命是宝贵的,是美好的,也是脆弱的。尤其是“独生子女”时代,生命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希望,是未来,是谱写幸福生活的音符。

  生命,其实就是过程,是从诞生到消亡的生存过程。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的质量,在于生存的价值,在于生活的品位。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永恒的,生命中的每一时刻都在向死亡移动。08年的雪灾和千年难遇的汶川5 .12地震,09年的猪流感,还有20xx年的旱灾和青海玉树的4.14大地震。这一切的一切,对很多人来说,生命是一个会戛然而止的不确定状态,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生命的每一瞬间,利用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很多人一辈子忙忙碌碌,要说他不努力吧,他比谁都努力,起早贪黑,拼命工作,然而努力了半辈子,却没有看到他有什么结果,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时间上,他都没有获得什么成就,更谈不上对生活的享受和感悟,唯一能看见的只是他每日为生存而忙碌的身影,终于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最大的悲哀---他自己只是为了生存而象牛一样活着。

  仔细想想,人生真的是一场旅程。有的碌碌无为、无所事事、一事无成;有的是为了别人眼里的社会形象而活着,终其一生没有为自己的感受而活过;有的渡过的是放浪形骸(hai)、玩世不恭的一生;当然也有大彻大悟,视俗世、名利如粪土的大悟之人……

  不论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记得有这样一句话“生活比生存更广阔”。是的,我们的生活真的不应该仅仅只是为了生存,不论我们在什么样的生存状态,我们在谋求生存的同时,还应学会体味生活,学会感悟生命;学会欣赏人生旅途靓丽的风景,感受宇宙万物自然的奥秘;在春华秋实的四季交替中,体味这人生旅途中的百味变化。

  生命、生存、生活的意义就是活着。

  生命是根本,生存是桥梁,生活是目的,最后的责任是发展社会,繁荣祖国。

  生命是生存和生活之根本;生存着才能使生命得以延续,才能继续生活;生活是为了生存,生存是为了生命的延续。所以,为了来之不易的生命,我们必须好好生活,使自己很好地生存下去。

  生命是我们得以生存和活下去的基础,活着,真好!然而,人不可能永远活着,生命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开始走向死亡,就开始与死亡做一生的'搏斗。所以活着,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这一代青少年,生在幸福里,长在红旗下,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在这美好的环境里,我们更应该去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和学习,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前进,为祖国未来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教育演讲稿 篇6

各位评委、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年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校25周年,为了祝贺这一隆重的校庆,我带来了一瓶猕猴桃酒(向听众展示),让我们为中央农广校建校25年的辉煌,举杯!虽然这瓶散装酒很不起眼,但它却凝结着**农广校教职工的心血和汗水,是农业实用技术和三农工作的结晶,也是农业教育在实践中的一个闪光点。**,是乌蒙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之所以穷,根本原因就是科学技术落后。要实施科技兴县,作为农业教育的农广校,我们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从领导到职工,从教师到学员,每个人都在思考:我们能为**农业的发展做点什么?**农广校自1985年建校以来,共培养中专学员1698人;举办短期实用技术培训51683人次;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培训4868人;实施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培训1512人;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3765人,先后输往昆明、四川、广东等地从事非农职业;在**电视台开设农业实用技术讲座38期。还采取多种形式,与云南农大、昆明旅游学校等联合举办专、本科及中专班,千方百计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科教兴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的领导并不满足于现状。八年前,校长给我们讲了一则寓言:一个哲学家要过河,他问船夫:你懂哲学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将失去生命的一半。船到中流,起了同风浪,眼看就要翻船,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将失去生命的全部。寓言告诉我们,只有使农民既学会思考,又掌握生存技能,才可能发家致富。于是我们校长提出:让农技从书中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农村。把碗长乡孔坝村作为试点,也作为实习基地,送一至二门农业使用技术,帮助那里的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到过孔坝村的人都知道,那里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当时多数农民穷得叮当响,一年人均有粮不到300斤,纯收入不到200元。改革开放的春风没有使这里开花结果,科学技术在这里几乎是一片空白,生产工具被称为1079部队:1是一根扁担,0是一个背箩,7是一把锄头,9是一个舀子。有的人家整个家当不值500元,住的是杈杈房,睡的是杈杈床,真可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房屋不遮风雨啊!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质,我们决定帮助农民发展魔芋和人工种植猕猴桃。项目确定了,农民愿意了。但钱从哪里来?校长说,只要真心实意为百姓办好事,就总会有办法。当时,因工作需要,准备从联合办学的收入和上级给予的经费中拿出10万元买一辆双环越野车,后来只用了2万元买了一辆被人们戏称为翻帮皮鞋的二手吉普。翻帮皮鞋怎么了?二手吉普又怎么了?这不就为咱们省下了8万元吗?加上到县扶贫办争取的1万元,教职工省吃俭用捐助的1600元,带着这来之不易的9万多元,带着猕猴桃和魔芋的种苗,带着对农民的深情厚谊,农广校派老师去指导,农技站具体负责,到碗厂乡组织参加过实用技术培训的学员实习,对农民进行逐家户、心连心、手把手地教啊!善耕者必有收获,有劳者必有成果,一年后,魔芋丰收,客商不断;三年后,猕猴桃挂果,看着个头硕大的累累果实,我们笑了,农民笑了,谁也没想到销路却成了问题。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碗厂乡的一位叫申杰的学员提出了一个好建议:办一个猕猴桃酒厂,对猕猴桃进行深加工。说干就干,雷厉风行,农广校经过市场调查,多方求证,担保贷款5万元,动员农民集资5万元,办起了一个年产60吨的集体性猕猴桃酒厂。投资不久,所产猕猴桃酒便成为宾馆酒楼宴请宾客、部门接待的佳酿,在昆交会上也倍受青睐,很快就打开了市场。由此,我想到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诗:古人学问无余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农业科技何尝不是这样呢?只有付诸实践,才能显示旺盛的生命力。难怪门捷列夫说科学的种子是为人民的收获而生长的。

  如今的孔坝村已旧貌换新颜:茅草房、杈杈房,变成了水泥房;补丁衣服变成了靓丽时尚的新装;以土豆、荞麦为主食换成了白米饭加炒菜;羊肠小道变成了宽敞的马路。这里还办起了农民科技文化学校,文化室和合作医疗。人均收入已达20xx元,农民过上了不愁吃穿的日子。农技走出书本,走向农村,在这里找到了正确答案。由此,什么是三农问题,我懂得了;什么是现实生产力,我看到了;什么是利为民所谋,我理解了。在中央农广校建校25年庆典之际,我想,行动是作为纪念的最好礼物,让我们用行动为三农服务,用行动为农广校增辉,像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给金子再镀上一层金,给百合花再涂上色,给紫罗兰再洒上香水。爆竹庆典,铁肩担就发展任;农业教育,善将科学化神威。我相信,有我,有你,有我们大家,有我们农广人的共同努力,农广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教育演讲稿 篇7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为此我们为大家制作了一个专题节目,主要就儿童的合法权益,权力与职责、父母对子的教育和责任,以及防治外部因素对儿童的不良影响与大家展开讨论。希望我们的这一节目能赢得广大朋友的满意,下面请看这一内容。

  第一: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是每一个做父母的责任。

  众所周知,儿童的问题是全世界密切关心的问题,因为他们将是未来的建设者。塑造儿童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对儿童影响终生的是家庭,这是由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和密切性决定的,而整个未成年期(即0~18岁)又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是在父母的监护下完成的。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尤为重要。一个人受到18天的教育可能关系不大,受到18年持之以恒的教育则大不相同,一定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

  第二:应明确孩子应有的权利和职责。

  所有的父母都应该了解和懂得孩子们在生活中应有的权利和职责,以及所希望于孩子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父母可以坐下来,把认为孩子应有的权利和职责,以及对他们的祝愿和期望列出。在长远的目标中,父母抚养的孩子还应该是在社会中能够起很好作用的人。他们应该和善,讲道理,体谅别人,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独立,自给自足,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往。要知道,你所期望于孩子的越清楚,孩子们对他们的职责也就越清楚。一定要及早反复地和孩子交谈什么是你希望于他们的。有些父母的实际做法常常与他们所要求于孩子的不相符合。例如,他们期望孩子长大一些有更多的自主权,但在实际做法上,又不允许他们有更多的自由,而且在并不需要的时候,还继续不断地向他们提出忠告。当你把你的期望告诉孩子时,一定不要提高要求,使孩子面临一个你提高了的标准,因为这种做法是尽善尽美的追求,可能会使孩子感到泄气和不安。如有的父母,当孩子拿回家的成绩单上都是A,只有一个B,他们却把所有的A都忽略了,而对一个B严肃地进行批评。要求尽善尽美的父母,通常是期望太多,批评太多,总挑毛病。他们往往忽略孩子较小且积极的行为,而集中于他们的不足之处。

  第三:父母应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粗暴型与溺爱型较危险。一位家长说:“我的性格比较急躁。当孩子犯错误而又倔犟不认错时,我会上火,甚至动手打他,有时打得很重。事后看到孩子委屈、痛苦的神情,心中又很不安。”性格粗暴的父母往往因一时心急气盛,而造成难以收拾的后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切记要冷静、理智,要彻底摒弃“孩子不打不成器”的陈腐观念。溺爱则是杀人不见血的“家教安乐死”。被盲目的爱子之情所蒙蔽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的“脓疮”也看得美如“桃花”,丧失了应有的教育判断力。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调控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向父母预期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家教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如果孩子的发展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是不可控制的,那么家都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就会失去应有的魅力。

  当然,家教控制应该是说服引导式的控制,不应该是压迫式的控制。教子的方法和技术,背靠家教理论,面对孩子实际,旁倚家庭关系,是家教研究中较引人入胜的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调控力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生活部分给予孩子潜移默化影响,二是对孩子的训练、管理和要求。后者也可以产生很大的调控力。父母每一项调控措施都应该以孩子的自觉行为为目的,以愉快接受为中介,力争做到让孩子心服口服。言教在于先使孩子产生自我约束力。许多父母利用言教在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给孩子买玩具之前,要求孩子爱惜玩具,用完后收拾好等。这种事先的要求和约定,可以使孩子产生自律力。偶有违犯,孩子自知输理,一经提醒也能改正。即使孩子因为“背信弃义”而受到父母的处罚,也会心服口服。言教在先和言而有信结合使用才能生效。言而有信是树立父母威信的核心要求,它关系着家教的成败,古代“曾子杀猪取信”的著名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言而无信的父母不可能令孩子口服心服。不要轻易向孩子许诺,一经许诺,就要努力兑现,实在无法兑现的,也要说明原因,争取孩子的谅解,并与孩子协商,给予一定的补偿。有布置,有检查,奖惩兑现,说到做到,日久天长,孩子自然会感到父母言语的力量,而重视父母的要求,使父母建立起必要的教育威信。总之,要让您的孩子健康活泼地全面发展,应该尊重儿童,善待孩子。

  第四:父母应保障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在孩子降生人世之际,作父母的,第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营造一个能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家庭是幼儿成长发育的摇篮,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频繁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成长起来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在家庭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形成幼儿良好性格的基础,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夫妻间的和睦关系是成功地教育孩子的首要条件。”因为夫妻间的互相关怀、互谅互敬常常和教育子女的过程、参加劳动的过程交织在一起。幼儿正是从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父母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开始他们认识一切人际关系的起步。在和谐幸福的家庭中,幼儿感到温暖、快乐、有安全感,情绪稳定,性格活泼开朗,易形成尊老爱幼、礼貌待客、善良诚实等优良品质。相反,在夫妻感情不和、纠纷不断的家庭中,幼儿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缺乏安全感,归属感,甚至产生羞愧感,往往变得性格孤僻、胆怯或暴躁,对人冷漠,受到刺激就会担惊受怕,心灵受到创伤。这样会阻碍身心的正常发展,严重的会产生心理疾病和身体发育不良。总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夫妻和家庭成员之间应互敬互谅,注重沟通,合理分工,民主理财,互勉互助,营造一个整洁,安全的家庭环境,幸福、和谐的情感氛围,让幼儿在温馨的家庭沃土上健康成长。

  第五: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榜样。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家庭教育中则是“一日为父,终生为师”,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就是孩子的终生老师。不能因病换班,也不能指望告老还乡,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平日被大家挂在嘴边的“身教重于言教”这句很有见地的话下包含着影响即教育的意思。无论什么人的性格形成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一项教育要求不管有多么正确,总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巩固。有效的教育离不开时间的慷慨支持,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父母教育孩子有时间上的充分保证,因此,家长可以在掌握教育规律后,从容不迫地建立合理的家规家法以及父母与子女的教育默契,使幼儿的思想、情感、需要、习惯得到合理的引导和充分的发展,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父母必须要一面忙工作,累死累活地参与社会竞争;一方面为教育与哺养孩子含辛茹苦,没有一点牺牲精神是绝难办到的,家庭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

  第六:父母应无条件且积极的抚爱孩子。

  抚爱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独特价值。抚爱包含对孩子特性的了解和懂得这些特性可贵之处。当你抚爱孩子时,会对孩子发展着的“自我”感到惊奇。在他们奇迹般的生活中,他们的个性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尽心的抚育能促进孩子个性的形成。抚爱也包括承认孩子需要离开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如果父亲或母亲对此珍惜,这种独立将比较容易出现。

  第七:父母应无条件的积极照顾孩子。

  照顾首先意味着对孩子的思想、感受、行为等每一件事,以及对他发生的一切都感兴趣。它还意味着给孩子的快乐,至少和你自己的快乐相等。孩子对待这种爱会产生一种想法:父母对我照顾得如此好,我也应当照管好自己。当孩子感到父母在关注他的快乐,他会更乐意接受父母的规定和管教。爱孩子不可溺爱、纵容、控制或者过分保护。你的爱,应该是对孩子的行动负责,而不要使孩子成为你们的中心。从早期教育开始,就要使他们知道,不但不能够得到他们需要的所有东西,而且不论他们想做或不想做,都必须做规定的事情。父母的爱必须兼顾两个方面,即要是无条件的(使孩子有安全感),也要是坚定的(努力教育孩子成为独立的有责任感的人)。人的两种基本需要是,爱和被爱。可八到十岁半的孩子,会开始归还你的爱。在为了别人的快乐这一共同目标下,人们彼此会出现一种相互爱的关系。在相互爱的关系中,把对方的需要,看得和自己的需要一样重要。给对方以爱和接受对方的爱同样使人感到满足。当然,一个孩子完全脱离自我中心,并具有成熟的爱,是需要很多年的。青春末期应该显示出他的爱,并能很好地处理好与他人亲密的关系的追求,可能会使孩子感到泄气和不安。

  第八:父母应注意外部环境,尤其是电视暴力影响孩子为人。

  不久前,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行为模式的精神病学家杰夫里·约翰逊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了一项长达17年之久的研究项目:对受试者看电视的时间进行详细的统计。其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可以说是迄今为止较具有说服力的一份研究报告。研究发现,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如果超过1小时,其成年后产生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将增加1倍。杰夫里领导的研究小组对707名儿童(绝大部分是白人)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刚开始时,受试者还只有1~10岁。在17年当中,这些儿童一直在接受各种测试和调查。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和详细的统计发现,年龄在14岁左右的少年儿童如果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当他们长到16岁时,有5.7%的人有过激行为;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在1~3小时的上升为28.8%。研究人员还对平均年龄为14岁左右的男孩子和女孩分别进行了统计。对于男孩子来说,平均每天看电视不超过1小时的,成年后只有8.9%的人会有过激行为;每天看电视在1~3小时的,成年后有32.5%的人会发生过激行为;而每天看电视3小时以上的人发生过激行为者占45.2%。对于女孩子来说,发生过激行为的比例分别为2.3%、11.8%和12.7%。

  此外,童年时期存在被忽视、家庭收入低、父母离异等问题的孩子,往往比正常的孩子更喜欢借助电视来消除烦恼。所以,他们看电视的时间更长一些。杰夫里指出,60%的电视节目都带有暴力内容。美国心理协会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国平均每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就有3~5个暴力镜头,这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影响有所区别,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影响尤为明显。研究人员认为,儿童长期在电视上看到大量的暴力场面会渐渐感到麻木,习以为常。不仅是电视的暴力内容会使青少年产生暴力倾向,长期沉迷于电视还会影响儿童的交往能力,以至于当他们与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能妥善处理。他们不知道除了大打出手以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尽管我国的电视节目内容与美国不同,但是家长仍要设法把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限制在1小时以内,同时对儿童看电视的内容要有所干预,不能听之任之。正值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我们向所有小朋友表示衷心的祝贺,祝他们身体健康,节日快乐。

教育演讲稿 篇8

尊敬的XX:

  上周二,聆听了朱校长的《依法施爱法责共存》专题讲座后,感慨很多,动情处,我真的流泪了!那一个个生动活泼,震撼人心的“经典案例”;一段段真诚灵动的“自我反思”让我心动,让我感动。从而也让我悟出:教育从心灵开始,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只有从心底感动学生,唤醒学生,教育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才是真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既要有父亲般睿智的严厉,又要有慈母般甜蜜的温存,即严爱结合、严慈相济。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爱满天下”。这就要求教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关爱所有的学生。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它决定着学校工作是否能正常有序地推行和影响着学生智力及品格的形成。管理好班级,用爱心培育学生,是我们每位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我认为:“爱”与“责任”二者其实是分不开的。“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也办不好教育。这一鲜明的主题告诉我们,教师除了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外,还必须付出我们无私的爱心,真实的情感,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互动、和谐。

  为了一切学生,是教师心中的目标。为了一切学生,首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从每一节课,每一次作业做起。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使他们在健康,快乐,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对后进生,作为教师要多加关爱,使他们能够在这温暖大家族里得到成长壮大。只有教师心中有爱,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会去爱别人。进入施小,我接任的这个班是学校公认的“差班”,说真的,起初很头痛、很发愁,好几个晚上睡不好觉。因为后进生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二十来个,他们基础很差,上课听讲又不专心,喜欢开小差,自己不学还要骚扰其他同学,有个别的更是典型的三无人员(无书、无笔、无心学习),天天催交作业,就像一支快用完的牙膏,就算卯足了劲挤它,也只有那么一丁点儿连牙缝都不够塞满的白色泡沫,完全没有反应。我见他们如此不尽人意的表现,内心感到很失望,我真的想到过要放弃他们。

  每到这个时候,责任心便提醒我:你是老师,不能这样没有良心,你要负责任!于是我就下定了决心,就算再苦再累也一定要把他们带好。我没有给他们定下过高的目标,在课堂上多给他们机会,多关注他们,只要有进步,我都给予鼓励。我还牺牲自己下午放学后的大部分时间来辅导他们,给他们补课,补习内容是根据他们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而确定的,完成任务后与家长联系方可回家。我利用课间十分钟的时间来找他们沟通谈心,促进师生关系的友好发展。有的后进生自信心比较弱,有问题不敢问老师。为此,我以结对子的形式,让优等生一对一的辅导他们,这样经过几个星期之后,他们真的有了变化,一下课或一放学,就主动来找我,有的平时很少跟我说话的也大胆地来请教我问题了,甚至有时候当我朋友一样开起玩笑来。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各方面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改变,学期末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不过也曾有过很无奈、很委屈的时候,当我把爱都给了学生,苦口婆心的说教,可学生根本不领情;当他们把我说的话当耳旁风,继续我行我素;当我在班级里他们表现好,可我一不在,学生又回到了原样;当班级检查分数又被扣掉;当……这种种状况我也一直在反思、在寻找答案,今天听了朱校长的讲座我终于找到了:那是因为我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学生不能接受,那是因为我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没有让学生从心底去自觉行动,我的教育中忽视了身边发生的细节,我漠视了学生小错误,我忽视了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上种种情形,让学生如何从心底服我?

  经过两年的教学与摸索,使我有了一个认识,那就是:爱与责任是学生与老师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教学关系互动、和谐的保障。人的真诚是可以相互感化的,教师的真诚也是如此,只有在教学活动中,用心教育孩子,用心呵护孩子,尊重信任他们,关心他们,无论成绩好坏,多与学生交流,多给予帮助,必然能够创造出一个和谐、向上的互动教学氛围,必然能够使差等生走出自我评价的误区,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成绩最终也就有了保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冷眼下有瓦特、你的教鞭下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迪生。”教师只有在宽容、尊重、赏识、接纳、平等的基础上,唤醒、激发起学生的自主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学生才能抛弃胆怯和害羞而自信、自尊、自强地健康成长。尤其是在孩子犯了错误后,要关注他的心灵,不要将较多的力气花在事后的指责上,要多进行反思式教育。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与唤醒,而我们教师切忌不要吝惜心中的爱,我们不但要拥有大爱的情怀,拥有敏锐的教育洞察力,拥有教育的智慧和艺术,更应该脚踏实地用心体悟“生命化教育”之道。相信只要用“心”教育孩子,孩子们的成长一定会因为真爱而发生改变,走向健康的人生轨道,这不正是我们教育者永恒的追求吗?最后我想用《生命化教育》里的一段话结束我本次反思:

  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开始;从相信每一个生命的意义开始;从成全每一个生命发展开始;从用平和、自然、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创造宽松、和谐、有安全感的教育开始;从改善倾听能力和评价方式开始;从改善与学生对话和交流方式开始;从改善对人、对语言、对问题的敏感开始;从唤醒学生的心灵开始;从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开始;从“做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开始;如果真能这样,我们的教育一定能真正高效,我们也一定会成为学生一生中的贵人,更会品尝到教育的快乐,享受教育的幸福。让我们共努力吧!

  谢谢大家!

教育演讲稿 篇9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老师,就好似一片枫叶——一片已成熟的枫叶,它曾经嫩绿过,曾经期待过,正是这片火红的枫叶,映照着我梦里的桃源,燃烧着我美丽的梦想,带着我的梦想飘向远方。

  记得当年父母帮我选择幼师时,我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对幼儿园的理解还停留在自己上幼儿园时的记忆;幼师三年,虽然知道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但对于"教师"这两个字的真正意义并不能完全理解。走出学校大门,当我踏上幼儿园这片熟悉而又陌生,充满新奇与神秘的土地时,未满十八岁的我对于自己教师的身份还是久久不能适应。但当所有清澈而明亮的眼睛痴痴地对着我时,我感觉到了老师的神圣,我感觉到了那些天真的心灵传出的最童稚却真实的声音:老师,您好!老师,您好!那是从小自己心中的呐喊,如今,我却多么荣幸地获得了它的青睐,我不敢说自己是带着对幼教事业的一片热爱踏上的工作岗位,对孩子象妈妈一样热爱更是无从谈起。当初的我,更多的是把工作当成了游戏,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唱,一起跳,一起闹,也会对他们发脾气,也会被他们气的掉眼泪。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的孩子如今已成为小学生了,而我也慢慢从幼稚一步步走向了成熟,对工作的理解也日趋深刻。

  一次,孩子用插片玩具插了一个奥特曼,他得意地拿给我看,我用充满惊喜的声音说道:“哇塞!这是你插的?好棒啊!教教老师好吗?”“好”他兴奋地大叫,向周围的小朋友骄傲地说:“老师说我插的奥特曼特别棒,还让我教她呢!”咦,小朋友教老师?孩子顿时感觉十分兴奋,他们围在我的身边,看着我向他学习插奥特曼,“老师,你也喜欢奥特曼吗?”“老师,你知道奥特曼的本领吗?”“老师,奥特曼是动画片里的,他特别棒,他会变形,他会飞,他抓坏蛋,他是英雄”孩子们争先恐后、热情地告诉我,“奥特曼这么棒,你们把他的本领画出来好不好?”“好!”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情绪高涨,就连那几个不爱画画的小朋友也在认真地画,一会儿,陆续画完的小朋友仍旧意犹未尽,“老师,我还想画”,看着孩子们这么有兴趣,我把原来计划的学唱歌曲改为了幼儿讲作品,就连平时从不主动发言的孩子也第一次主动举起了手。

  我没有想到,当我放下老师的权威,积极参与到幼儿自主的活动中,虚心向他们学习时,我所带给孩子们的是自信,让他们感受到了平等,这不仅把我们的师幼关系向良好的方向推动了一大步,而且因为尊重了幼儿的兴趣、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愿望,使本来不爱画画的幼儿也自觉自愿地画起来,改变了以往逼不得已、不得不画、非常不情愿、应付了事的被动局面。此后,我在游戏中、美术活动、音乐教学活动等师幼交往互动中,尽量合理运用此做法,既与幼儿逐渐建立了平等合作关系,又让幼儿建立了自信心,让他们相信:只要用心努力,无论任何困难“我行的”,我的眼神是鼓励,我的微笑是肯定,成功了,我们一起喊“我好棒!”